不得不说,这几年光棍节的发展,就跟光棍的数量一样风生水起。其实,在中国历来失调的男女比例之下,规模庞大的光棍集团一直存在着。对70后以及更早出生的人来说,在20多岁的时候,早都该谈婚论嫁了。没找到对象的,自己不急,家里人还着急,哪会去过什么光棍节。在重视子孙繁衍的中国,光棍一词在过去更是多为贬义,那个年代的人要说过光棍节,可真是颜面丢尽了。
时过境迁,70后大多成家了,60后有的连孙子都会打酱油了,所以如今撑起光棍节大梁的还是80后,以及一部分90后。80后成功扭转了光棍的含义。前几年,80后光棍不少身处大学之中,在光棍节时,看着校园里一对对牵手情侣,难免心生落寞,喊出“脱光”的口号来。可如今连口号都变成“我光棍我快乐”了,苦中已然作乐,让人感慨。
有网友总结,光棍的快乐之一在于自己赚钱自己花。以前两个人出门在外,总得看个电影、吃个正儿八经的餐厅,遇到商场,难免逛上一逛,若是遇到一方喜欢的东西,自然是果断买下。而一个人生活,就少了诸多环节,电影随便在优酷土豆上看看,懒得下楼吃饭就喊外卖的盖饭,由于没人陪着逛街,索性也就不逛了,淘宝上随便买点,连家门都省得出了,由此诞生一批宅男宅女。
恋爱消费省了,的确低碳不少,但内需估计是扩大不起来了。这几年,中央一直在强调扩大内需,而公布的各种规划里,也提出要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众所周知,恋爱消费占去了消费构成中很大一部分,要不然人都宅家里了,谈何消费二字?正所谓“宅着宅着就剩了”,恐怕不少剩男剩女还是乐意去进行恋爱消费的,只可惜有钱没地方花。
所以我觉得,政府部门在想方设法提高人们消费能力的同时,最好还要想办法减少光棍的数量。现在互联网隔绝了人们的现实生活,因此加强人与人的沟通交流很有必要。
举个例子,现在的90后更加偏激一点,他们不称自己是光棍了,他们叫自己“死死团”成员,“死死团”全称是“情侣去死去死团”,暗示自己是单身,并且仇视恋人、以情侣为敌。当然,这是戏谑之语,但在这种“仇视”背后,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诸多无奈。易方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