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TAKEFOTO
《成长》这本书,王海鸰说创造了自己的三个“第一次”。
第一次在稍微有了点钱以后写第一本书。“我觉得作者必须得心静,就是说一直在为了孩子,我不可能说是为了我的文学把孩子放下不顾,这是不可能的。”
第一次写绝对男人主义的书。“因为我养了一个儿子。我洞悉了一个男孩儿如何长成一个男人。所以说女人要对男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我这一次信心十足地写了一个绝对的男主,从18岁写到40岁。”
第一次写军队。“当我认为我可能驾驭男人的时候,军队的职业对我来说是相对熟悉的。我是个体验性作者,如果我不下部队去,我没法写飞行员,我不是去采访,我和他们一块飞,一块住,一块吃,他们训练我就训练,他们上天我就上天。他们和我无话不说。他们说,和我说话不会瞎唠。”
三个“第一次”其实可以归结为一个,她第一次写一本男人的书。
她说,写作需要一颗种子。启发《成长》的这颗种子是她用20年浇灌出来的,生根、发芽……
和她面对面一起聊《成长》这本书,我们的话题只有一个,她的儿子。
坐在我对面的,只是一个母亲。一个真实的母亲,一个不容易的母亲。一个把自己的生命都豁出去了的母亲。
宣传语上说,《成长》是本励志的书。励志的说法太泛泛,不如说《成长》是本很男人的书。
写之前我特别不想写。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写好男人。写作的时候发现自己有了一种神灵附体的感觉。
男人很难写么?
我的成长环境中缺少男人。姊妹六个,一当兵也都是女兵的环境里。结婚时间非常短,和丈夫一块住的时间真正算起来也就有一个多月,那段时间连柴米油盐都没有,都是住宿舍呢。很快大家觉得彼此不合适,当然也都是聪明人,没打没吵的就分开了。
现在为什么能写了?
这本书在十年前绝对写不出来。我不了解男性,我不了解男性的喜怒哀乐,不了解他们在关键时刻的反应,不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这就像朱苏进告诉我的,他说他永远写不了女人。我是个女人,我很难用男人的思维去思考。碰到一种情况,男人会怎么想?我一想就是女人的思维,如果说,儿子没有成长到一个男人的时候,我是写不了《成长》的。儿子在这本书里最大的贡献就是他生命的成长过程使我了解了男人。我写完这本书,感受就是认真生活,就必有回报。我养他养的太专心了。
你的儿子像书中的主人公彭飞?
是。彭飞血气方刚,是个好男孩,但不是乖宝宝。他有自己的主见。他比我儿子要好。我曾经想让儿子去当个兵。那时候他心里没有别人,生活能力差,我知道,部队特别速成。后来我跟他商量,他说你别跟我来这套,完全不理解我的想法。有一天他突然有个变化,他的变化是因为他有了女朋友。
有女朋友这事儿也能算?
到了谈婚论嫁的这一刻,他突然发生了一个变化。他知道体贴我了,知道考虑别人的需要了。过去母亲在他这里是塌不了的天,实际上我有时候累的啊,可是这种累你说他就能感觉到吗?你病了躺在床上,他就觉得医生能治。
哪些事让你感觉他长大了呢?
有一次我们去看话剧。今年北京大雪特别多,路特别不好走。我们都不管,跟着他走,路怎么走,在哪个地铁口上,他都事先在网上查得一清二楚。带着我们走,脑子极为清楚,你会觉得他是个大男人了。以前出门他跟着我,现在出门我跟着他了,这在过去不可想象。这个感觉太享受了,太享受了。
印象里,你可不是个肯跟着一个大男人的小女人?
没有,没有。哪儿?我太跟随了。
做母亲你有什么照顾不到的地方么?
我做饭不行,那是实在没时间。我做饭的原则是营养第一,方便第二。我一身兼数职,全顾等于全误。虽然儿子经常抗议,说小孩吃饭也要讲口味。他到美国读书,广东的同学在那里吃不下饭,他对我说:“我吃什么都香,想想这还真的感谢你。”我听了,有种意外中大奖的感觉。
他看起来从小就有很强的个人意识。
我的孩子小时候特别强调,他是个人。刚开始我不是特别在意他的这句话,后来开始注意了。
儿子的成长是一个母亲的骄傲。
他现在还没法让我以他为荣,他还什么都没做出来呢。只有我知道他到了什么程度,还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我对他说,我正在写一本咱们俩的书。他说你现在写有点早了。
他会以你为荣么?
男孩啊!(她叹了口气)肯定会的,但说是不会说的,他是男孩啊,你想一个男孩啊,哎……
这本书他看过了?
这本书我每章都发给他。到了这本书的后五章,他亲自参与。他说你写的简直不行。他说的我心里特别不踏实,我就给图书编辑朱燕打电话,朱燕说也没那么严重。我还是决定推翻重写吧。
你把儿子的意见摆得这么重要?
我不摆他,他说的是对的。别人可能会担心话会说重,会照顾我的情绪,儿子不一样,他毫不客气。他对我说,你写的根本不行,你听我的没错,绝对没错。过去我的书出来了,他爱看不看。这是第一本让他全程跟着去看的书。他提了好多的建议。
感觉你们母子间的对话很平等。他对你说话,甚至有点没大没小的?
写《成长》之前,去年圣诞节他从美国回来,待了一个月的时间。我这一个月什么也没做,书也没写,一直陪他。他在美国受了一些挫折,我觉得是遍体鳞伤回来的。回来以后,我们俩是天天在一起,讲不完的话。他是大人了,能跟我对话了。过去我听他讲,因为我是妈妈有耐心,导致了我们的沟通很好。因为很多的家长不愿意听孩子们这些琐碎的事情。我恰恰相反,我特别爱听他讲。到了他大了我老了之后,角色已经颠倒了。他真长大了,他自吹,说我们的对话,是一个智者和一个智者之间的对话。
他在向你表达,他已经有了独立的思考了。
中秋节,我俩打电话,我跟他讲家里来什么人啦,吃什么啦,他呢,跟我讲中日关系的变化。他说,你看咱俩,差距越来越大。你关心的都是婆婆妈妈,我关心的都是世界大事。我回了他一句,我不婆婆妈妈的能写电视剧么。
现在你扮演的角色还真是叫“婆婆妈妈”了。当妈妈,又该当婆婆了。对这个新角色的感受也写在书里了?
我过去从来不写婆媳关系。写不了。因为婆媳关系太真切了。我会写像《新结婚时代》公公和媳妇之间那种遥远的关系,他们的矛盾很表面,容易发挥。婆媳之间的关系太难写,很难想象。作者需要想像力,但他需要一颗种子。儿子现在有了女朋友,当我进入准婆婆这个角色的一刻起,当我儿子身边出现另外一个女人的时候起,我所有的感觉都有了。准儿媳是个有文化的准儿媳,学习非常好。虽然我上学不多,也算是个有文化的准婆婆,所以我就写了一个知识分子之间的婆媳关系。
每个儿子都有离开母亲的一天,你准备好了?
他的房子都摆在那儿了,都已经弄完了。他的东西都已经给他收拾好了。我对他说,这个寒假你们俩过去住,自己搬走,把东西搬走。
伤心?失落?
儿子有了自己的生活历程,我的失落是没问题的,但是我并有失去他。我儿子这次回来,和女朋友发生了一些矛盾,女朋友想去读研,我儿子不想读研。我劝他要不你也去读研吧,一块在美国读研多好。他说,那你怎么办?我得接受你的教训。以前我老是对他讲我的后悔,子欲养而亲不待。我很感慨,年轻人往往听不进老年人的话,自己非要所有的弯都拐遍了才可以。他能够在他21岁的这个年纪,对我的遗憾从心里接受。
看你博客写道,希望他以后回家,是“因为喜欢才回来看看我”?
是是是,我放的姿态特别低。小的时候觉得爱比喜欢的层次要高,现在觉得喜欢要比爱更难。孩子可以为离世的父母痛苦,却不愿意和在世的父母相处。因为他爱他们,却不喜欢他们。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
你写,他对你说,身后拖着个老太太多无聊。我知道,那是他的玩笑话。
即使亲密如我们者,也是各有各的人生。循环往复,一代一代的人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这本书算是一个男人成长的总结么?
积累了20年,我这才写了个开头。我下一本书要记录下我和孩子的成长。是纪实,不是小说了,完全真实的,真人真事。我正在写,愉快至极,简直就是享受。准备写三部,童年、少年、青年。我自己感觉现在比以前的状态好,状态好极了,有特别多想写的东西,写不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