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历史与现实的三度穿越
2010年11月17日 02:24 北京青年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太行山,横亘在中国版图的中心,跨京、冀、晋、豫四省市,北起北京西山,南达豫北黄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绵延400余公里,为山西东部、东南部与河北、河南两省的天然界山。

太行山山体受河流切割作用形成陡峭山谷,成为穿越太行山的天然通道。古时的太行八陉就是沟通山西与河北、河南的重要通道。2005年,太行大峡谷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从此声威更盛。

在太行山南部的崇山峻岭间,沿着峡谷秘径,走访太行山人今天的生活,探秘沉寂山间的千年古刹,实现在自然、历史与现实三度空间中的穿越。

龙门寺位于平顺县城东北54公里石城镇源头村龙门山麓,需从S324省道沿小路上山3公里,再弃车步行上山。虽然藏在深山,龙门寺却是本线路中与青莲寺一样不可错过的千年古刹。

龙门寺创建于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年),五代、唐及宋金时期曾有大规模扩建,在北宋建隆元年(950年)规模达到极盛,以后历代皆有修葺。寺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5070平方米。布局为东、中、西三路轴线,各条轴线又分为前院、中院和后院。建筑依地形而建,高低错落,主次分明。中线建筑主要有前院的山门(天王殿)、东西廊房、东西配殿、佛幢、中殿、钟楼。后院有东西僧舍、后殿(燃灯佛殿);东线有圣僧堂五间、水陆殿七间及禅堂、僧舍、马厩等附属建筑;西线有前后两组四合院僧舍及库房等附属建筑。

龙门寺现存后唐、宋、金、元、明、清建筑七十余间,是中国仅存的集后唐、宋、金、元、明、清六代木构建筑于一寺的古代建筑群。西配殿悬山式木构建筑更是寰宇之内独此一家。

与多数寺庙相同,寺院各殿的塑像、壁画、典籍和供器等附属文物大多已经损毁流散,仅剩三尊后唐时期的石佛身、佛座和元明时期残存的壁画,及五代经幢一通和历代碑碣20通。此外,寺内还保存着明成化年间铸造的大铁钟一口和历代题记。

龙门寺是南太行中有机会触摸到历史的地方,值得两三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盘桓。

从龙门寺下山向西,S324省道在浊漳河北岸蜿蜒而行。这里就是太行水乡,平顺县重点打造的旅游景区。

太行水乡是一段53公里长的浊漳河峡谷,西北-东南走向,位于山西省东南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峡谷内西部地貌有向黄土高原过渡的特点,东部则是典型的南太行丹崖峭壁。高峡平湖,绝壁对峙,田园风光是太行水乡的景观特点,使漂流成为夏季最好的休闲娱乐项目。

浊漳河两岸的千年古刹,是这条峡谷的核心价值所在。从龙门寺岔口到王曲村32公里的河谷中两岸,隐匿着国保单位龙门寺、淳化寺、夏禹神祠、佛头寺、大云禅院、原起寺、天台庵共七座千年古刹,更有省级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十余处,古建密集度国内或无出其右。

文并图/中国路书网

行煤车和道路施工可能成为穿越太行水乡时的恼人元素,然而河谷内湿润的小气候和浊漳河两岸点缀的国保,足以弥补在驾驶上的小小遗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