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观察:菜价究竟涨在哪里?
2010年11月24日 12:07 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新华网杭州11月24日专电(记者 李亚彪、姚玉洁、岳瑞芳) 国务院出台16项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措施渐见成效,然而拎着“菜篮子”的市民心中仍然放不下对菜价的疑虑:今年种植业并没有由于天气原因而受到较大冲击,菜价究竟涨在哪里?

多种迹象显示,当前我国菜价已悄然走出了单纯由天气气候、农药种肥、季节性消费等自然因素左右的时代,更多非自然因素“推手”让人堪忧。

菜地变成了高楼,种菜者变成了消费者

过去供应城市的蔬菜多在城郊种植,然而“菜地变成了高楼,种菜者变成了消费者”这种情况却在不少地方上演。专家表示,菜地和种菜农民少了,消费者增加了,从供需角度来讲是困扰菜价的重要“非自然因素”。

近年来随着大城市房地产开发到郊区,适合种菜的土地面积不断缩小。在北京市新发地市场南门,可以看到一大片商品化住宅小区正在建设当中。当地工作人员说,新发地村原来是种植蔬菜的,可现在这里的楼房可以卖到每平方米2万元以上,谁还会再种菜。

造成蔬菜种植面积减少的原因不止房地产开发。农村有句俗语,“宁种三亩田,不种一亩园”,种菜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耗时耗工大。中国蔬菜流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明均说,粮食种下可外出打短工,蔬菜种下后离不开人工,看着别人出去打工挣钱,哪有心思种菜。此外,国家和不少地方对蔬菜良种没有补贴,有的农民宁可让土地放荒,或改种粮油,也不想再种菜。

一些地方政府也在调整相关蔬菜品种的种植面积。据到新发地市场的西北地区商户讲,有的省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在一些贫瘠的坡地上取消土豆种植,鼓励种植玉米,并给予种籽和地膜补助。政府表示,从当前行情看,种玉米收入高于种土豆,即使玉米降价,当地发展养殖业也能把玉米消化掉。陈明均今年在河南中牟县调查时发现,当地本是传统的大蒜种植区,现在大蒜种植面积萎缩,许多人栽上了产值与利润更高的花卉苗木。

《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有关部门和各地切实加强蔬菜种植基地和蔬菜大棚建设,扩大速生蔬菜生产规模。其背景是,近些年来的蔬菜种植面积有减少的趋势,这种局面如果不改变,有可能在更大层面危及蔬菜市场供应。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