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aWintour 穿出自己的专属风格
2010年11月26日 11:44 北京青年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编者按

平凡与出挑之间,有时只差那么一点点的心思。这个心思是什么?或许就在每天早晚镜子前多打量自己的那一分钟。如是,我们才会了解自己多一点,扮靓自己多一点。其实,美丽也是一种修养--保养皮肤的同时,也会滋养心灵;搭配服饰的同时,也能打理出一份更加积极、快乐、健康的心境。希望“专家谈穿衣”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有关“心思”的提示,倡导追求美丽、热爱每一天的生活方式。

●专家档案

在时尚界,她翻手为云覆手雨,可以让设计师一夜成名,也能让某人从此销声匿迹;她我行我素,特立独行,从不在意别人的看法,骨子里的英式幽默让人对她又爱又恨;她出了名喜欢皮草和印花裙,大概这世上最美艳不可方物的以上两种单品都在她手里,而全世界的时装设计师都巴不得她能穿上自己的衣服;她甚至没上过大学,却让一本杂志在时尚出版界保持着NO.1的交椅,成为当之无愧的“时尚圣经”……可以说,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今全球的时尚产业。那部著名的《穿PRADA的女魔头》就是以她为原型进行创作的。是的,你猜对了,她就是美国版《VOGUE》的现任主编AnnaWintour,一个现实版的“时尚女魔头”。

本周,京城时尚圈迎来了一位重量级嘉宾,Anna Wintour,从1988年起担任美国版《VOGUE》主编的22年里,她完全确立了在时尚界的强势地位,成为确定流行趋势和扶持新近设计师的点金之手,如雷贯耳的John Galliano、Marc Jacobs,以及炙手可热的Phillip Lim、Alexander Wang等等等等,都是她曾经提携和帮助过的。拥有如此老辣精准的时尚眼光的人,每天又面对着全世界最前端最耀眼的服饰,什么才是她的穿衣之道?

答案既出乎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就像设计师都有自己的签名设计一样,Anna Wintour的着装风格也有着自己的“招牌动作”:数十年如一日的童花头几乎成为Anna Wintour的代名词,而奢华的皮草、野性的豹纹、优雅的印花,以及精致的Chanel式套装和冷酷的黑超,都是这位“女魔头”的最爱。这样的签名式装扮令她不怒自威,每次亮相都气场逼人。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着装作为名媛贵妇尚算合格,但作为美国版《VOGUE》的舵手,经典却稍显乏味,更谈不上时尚前卫吧?甚至有人会对此嗤之以鼻,如果每天都打扮得一模一样,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所谓潮流易逝,风格永存,以Anna为代表的专一派时尚中人,想必早已对自己的特质和缺点了解得透彻至极,明白自己适合什么需要什么,才度身打造出如此这般的穿衣规则,并且奉行不渝。而且,在经历了Lady Gaga这般的“重口味”后,回头才发现,对于平常人来说,真正具有借鉴意义的似乎还是Anna Wintour。因此,“坚持就是胜利”,“量变产生质变”,不妨以“女魔头”为榜样,让着装成为自己的名片。而你需要做的,就是找准一个独特元素,并且将之进行到底,终有一天它会成为你的专属标记。

●对话“时尚女魔头”●

Q:有很多电影和你有关,像《穿PRADA的女魔头》、《九月刊》等等,真实的Anna Wintour到底是怎样的?

A:我一直挺喜欢看电影,因为它们很有娱乐性。电影把我塑造成一个疏远助手的人,然而事实如何,可以问问旁边的Sylvana(《VOGUE》美版特别项目总监),她曾经做过2年我的助理……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很幸运的人,拥有世界上最完美的工作,可以说,时尚改变了我的人生。在《VOGUE》这样的杂志工作,不仅反映了时代和文化,还有机会和最有才华的设计师、摄影师、作者、编辑们合作,遇见他们是我工作中最美好的事情,因此我每天都特别期待踏入办公室。真实生活中,我的工作还包括和不同的团体合作一些项目,比如扶植年轻的设计师、举办像Fashion's Night Out这样活动等等。

Q:为什么会倾注那么大的热情去帮助年轻的设计师?

A:设计师很多,但能改变女人的穿着方式的设计师少之又少,很幸运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能遇到几位,我必定竭尽全力去帮助这些具有独特才华的设计师。这不仅关系到如何推动商业运作、能赚多少钱,这关乎整个设计界是否有光明的未来,这也是为什么我创办了很多发掘设计师才能的活动,让那些有才能的设计师可以得到发展。以前人们来到纽约,会关注Calvin Klein、Ralph Lauren、Marc Jacobs这些著名设计师的作品,现在他们也会看看像PhillipLim这类有才华的年轻设计师的作品。可以说,这改变了人们看纽约时尚的眼光。

Q:你认为中国时尚在未来发展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A: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但我觉得现在要改变一下人们看中国的方式,“Made in China”不应该代表廉价的生产,它应该代表有特色的设计。或许现在并不是对这些加以评论的时候,因为我看的还不够多。从一个美国人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机遇是一个问题,希望以后有机会鼓励中国设计师去国外展示。

Q:对中国的本土设计师有什么建议?

A:首先是要勤奋地工作,淡泊名利,我对中国设计师的一点提议就是,女人穿着衣服时不仅仅是希望自己靓丽突出,更希望有标志性,所以,不要管Prada、John Galliano是什么风格,专心的做你自己理念中的服装。

Q:能否给希望进入时尚行业的年轻人一些建议?

A:在《VOGUE》中国的办公室看到的景象让我颇有感触,令我想起早年在伦敦学习时,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来完成,画图、编辑、拍摄……一个人完成方方面面的工作,但这是对我最好的训练。后来我去了美国,发现他们分工很细:有专门负责摄影的编辑、负责内衣的编辑,甚至还有专门的面料编辑!其实这未必就好。作为年轻人,不要把自己局限在某个部门,要多接触不同事物,了解整个行业是如何运作的,这样才能把握更多的机会。还有就是多旅游,走出去亲身体验,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而不是坐在屏幕前从网上拿资料。

Q:你总是保持自己不变的发型和墨镜造型,这是不是一个塑造鲜明个人风格的好方法?这几天的北京之行,对中国人的穿衣搭配有何感受?

A: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中国女士们染的头发都很漂亮,有不少人还搭配了漂亮的帽子。时尚对我来说就是直接表达自我,同时也体现了对别人的尊重。所以不管别人怎么穿,自己想要的才是最重要的。

文./本报记者 张严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