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万!武汉秋拍会上新台阶
张辉张辉
左图,《向阳颂》;右图,《圣贤书》。记者张辉 摄
本报讯(记者张辉)上周日,武汉秋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落槌,600余件精美的艺术品成交超过八成,总成交超过3106万元,创下湖北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额最高纪录。
本次拍卖会书画作品独领风骚:150号允禧《山水手卷》以66万元成交;湖北书画家作品最高成交价为26万元,是由周韶华、汤文选、冯今松等人合作的264号作品《向阳颂》。
以往,单价最高的拍品多是古陶瓷。本次拍卖,虽然有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花觚拍到了30多万元的高价,仍无法与允禧的《山水手卷》相提并论。
市古玩商会会长刘犇介绍,随着收藏意识的大幅提高,在武汉,精品古瓷器一旦被藏家收藏,就不会轻易出手。所以,市场上精品瓷越来越难以寻找。本次拍卖,六成以上的拍卖是从外地征集来的。
记者也发现,在本次拍卖的古陶瓷中,明清瓷比重下降至40%左右,康雍乾“清三代”的瓷器更是稀有,而民国瓷开始成为拍台的主流,占据了六成以上的份额。
本次拍卖的新热点是版画,9幅版画作品成交7幅,冷军的《圣贤书》以6万元成交,武汉另一位版画家易阳的作品也拍得相当不错。
业内人士分析,随通货膨胀预期不断增强,艺术品市场相继出现炒作热浪,从翡翠到和田玉,再到当代书画,各类藏品轮番上涨。在这样的背景下强劲上涨,武汉拍出这样的成绩并不意外。
据了解,近两年,武汉拍卖市场开始走向规范化,特别是拥有中信等两家一类拍卖资质的拍卖公司后,武汉艺术品拍卖总额年年上升,势头强劲。
“非专业”藏家成为拍场新买家
本报讯(记者张辉)昨日,记者从市古玩商会获悉,目前,武汉拍卖市场已出现新动向,老板、玩家和装修市民等“非专业”藏家成为拍卖场的新买家。
最近两次中信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记者发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频频举牌,出手迅速,对于那些藏品中的“细路货”,他们更是不惜血本。
市古玩商会会长刘犇说,他们多是本地一些私营老板,他们口袋里“不差钱”,但苦于缺少投资渠道。一般通过朋友介绍后,他们开始踏入收藏领域,无论是古陶瓷、字画,还是玉器,只要有增值空间,他们就愿意出手。
他介绍,这些以投资为主的私营老板已成了拍卖场的主力。而且,在拍台下,他们的收购量也不少。通过这两种渠道,这些私营老板每年投入藏市的资金有数千万之多。
他还透露,拍台近年还活跃着另一类人。他们家底富足,自己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喜欢有韵味、有内涵的玩物,一些文玩、玉器的把玩件成为他们追逐的目标。随武汉拍卖市场的兴起,他们开始在拍台上寻找目标,只要看中,一定要追到手。
刘犇说,一般来说,这些玩家不以营利为目的,古董到他们手上后,就很难再流出来。
近年来,一些家里要装修房子的市民也开始走上了拍卖会。
记者调查发现,在武汉各种拍卖会上,无论是字画、陶瓷还是杂项,万元以下的藏品仍大量存在,甚至有千元藏品。
专家介绍,武汉古玩艺术品价值仍未被充分挖掘,这让古玩艺术品进入普通市民家中成了可能。据了解,这些市民以字画为主,偶尔也会投拍陶瓷,一般价位在5000元以下,他们拍到手中后,就把这些艺术品放在家中作为装饰。
在上周末的拍卖会上,一位市民花了8000多元拍到一幅清朝的扇面,他开心地说,这样的东西挂在家里,不但有品位,将来房子旧了要贬值,画却是越老越值钱,说不定比房子还贵呢。
业内人士表示,越来越多的“非专业”藏家进入武汉拍卖市场,使拍卖变得越来越活跃,推动武汉拍卖市场成为中部地区最成熟的市场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