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县县委书记刘时进(右二)与果农一起,研究优质椪柑生产问题。
泸溪县县长杜晓勇(左二)陪同上级领导,在泸溪县富泰公司考察椪柑精深加工业。
测土配方施肥标志牌。
特约撰稿 彭业忠 李焱华 王 芳
大山绵蜒不绝,覆盖其上的椪柑林,一层层地向远处铺展延伸而去;初冬朗朗的阳光,轻抚在翠绿的椪柑林上;武水上温柔的河雾,则在椪柑林轻歌曼舞,将一个个椪柑深深地浸润。这景、这色,让人心旷神怡。
11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武溪镇上堡村采访。
更让人沉醉的则是一个个挂满枝头、正在黄熟的椪柑。青中闪黄、黄里带青的椪柑,馨香四溢,色彩绚丽;圆润美观、毫无瑕疵的椪柑,将树枝压弯了腰,让椪柑林显得更为婀娜多姿。此情、此景,不正是屈原当年来到泸溪时所见的情景么?屈原对此情此景,在其《橘颂》进行了这样的描写:“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向“第一品牌”迈进
屈原知道泸溪盛产柑橘,且柑橘之品质极优,所以借赞美橘树和橘子坚贞不移的品格,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使《橘颂》成为中国文人的第一首咏物诗,也使泸溪柑橘之名与《橘颂》一同声名远播。
然屈原有所不知,今天的泸溪县,椪柑种植已达30万亩,年产量达20万吨,年产值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10万农民因之致富。今天的泸溪县,是全国最大的优质椪柑生产基地,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椪柑之乡”,其椪柑则是“中国椪柑第一品牌”,是泸溪县最大的农业支柱产业。
这些荣誉的取得,是泸溪县委、县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干出来的,这一时间跨度长达35年之久。
“第一品牌”,得益于其科技含量高。
泸溪椪柑的研究与开发,肇始于1976年。1975年,一位毕业于华中农学院的泸溪人——杨胜陶,放弃了已工作了7年之久的湖北省农业厅果茶研究所,带着家小回到了泸溪。1976至1983年,杨胜陶吃住在能滩柑橘场,用原栽植的74株柑橘进行育种。通过初选、复选和决选,1983年培育出了 “8304”、“8306”等5个优良株系,并定名为“椪柑”。其中“8304”和“8306”椪柑,在1986年“湖南省柑橘良种单株品质评比”中,分别被评为第一名和第二名。1989年12月,正是椪柑红熟时,省科委组织相关专家来到泸溪,对“8304”和“8306”进行现场鉴定评审,大家一致认为“该研究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可就连杨胜陶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他选育并定名的“8304”和“8306”椪柑,不仅在泸溪、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得到迅速推广和种植,还被远在江西、广西等省、自治区进行了大量栽种和培植。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在泸溪采访椪柑产业时,称杨胜陶为“中国椪柑之父”。
2009年7月18日,在泸溪县第三届全县科技大会上,县委书记刘时进,给76岁的杨胜陶老人颁发了“科技兴县突出贡献奖”。50万元的奖金,虽与他用科技力量创造的巨大财富无法相比,但也创下该县科技界的又一历史。
科技支撑上佳品
“第一品牌”需要大规模的种植,需要市场最大的占有,更需要上佳的品质。只有上佳的品质,才能长久地吊住消费者的胃口,才能使泸溪的椪柑产业再上新台阶。
那么泸溪人是怎样用科技力量去支撑泸溪椪柑长期保有上佳品质的呢?
“泸溪县委、县政府,对于椪柑科技的投入是慷慨而大方的,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柑橘产业的决定》和《泸溪县柑橘产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明确规定:从2005年起,每年投入100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发展椪柑产业。”泸溪县委书记刘时进谈及这一工作时,掩饰不住一种开拓进取的激情。
在泸溪县武溪镇至谭溪镇这一“优质椪柑百里长廊”里采访时,记者的感触尤深。
记者在“百里长廊”里分别看到了四块巨大的牌子:农业部泸溪县椪柑标准园;农业部财政部测土配方施肥万亩示范区;科技部财政部万亩椪柑规范栽培基地;泸溪县椪柑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这些园区,除资金有保障之外,其技术力量堪称一流。
农业部泸溪县椪柑标准园的指导专家,分别来自省农业厅和湖南农业大学,其关键技术有三:推广“三挂一种”生态栽培物化技术——挂频振式杀虫灯、捕食螨、黄板,栽种生草;推广“三疏一改”技术——疏树、疏枝、疏果,改良土壤;实行营养诊断,测土配方施肥。其重要目标就是:优质果率达到80%以上。
农业部财政部测土配方施肥万亩示范区,其技术指导单位是湖南省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壤肥料工作站;其总体目标是: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入户率100%,技术指导入户率90%以上。
椪柑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技术依托单位是:湖南省和湘西州植保植检站,其主要技术措施有四项:捕食螨防治害螨;黄板诱杀蚊虫;杀虫灯诱杀蚊虫;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与科学合理使用。记者看到,一个个诱杀蚊虫的黄色塑料板,悬挂在椪柑树的枝头,粘满了各种蚊虫;一个个装有捕食螨的白色小袋,则夹在椪柑树的第一个枝桠处,格外醒目。
泸溪县椪柑办的技术人员石清水告诉记者,这一系列技术采用后的最大好处就是,更为精准地使用肥料,使椪柑各种维生素的含量更高,特别是硒这一对人体极有价值的微量元素的吸收;蚊虫和害螨被诱杀后,就大大减少了它们从表皮对椪柑的伤害,使椪柑更为圆润、光鲜、亮丽。
正是得益于这一系列科技含量极高的、标准化的、规范化的栽种与培植,使泸溪椪柑上佳品质不仅得以保持,更得以提高。通过权威部门的检测,泸溪椪柑无论是其皮还是其肉,硒含量都超过了国家标准,所以是名副其实的“富晒椪柑”,具有极高的保健功用。
“皮薄易剥,色泽鲜美,果肉橙红色,汁多籽少、组织紧密、浓甜脆嫩,化渣爽口,含多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品质优,耐贮藏”,这是专家和消费者对泸溪椪柑的共识。
近年来,泸溪县因椪柑获得了诸多的荣誉——“中国椪柑之乡”、“中国优质椪柑生产基地重点县”、“全国无公害柑橘生产达标县”、“国家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等。
泸溪椪柑当然也就“荣誉等身”——“湖南名牌农产品”、中国“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中国消费市场公认畅销品牌”、“中国名优品牌”,并已通过IS0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可以告慰屈原的是,有了高科技的支撑,现今的泸溪椪柑,比当年的泸溪柑橘,外形更美,品质更好。如是屈原泉下有知,一定会为泸溪椪柑写下新的《橘颂》。
营销中叫响品牌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酒香也要去吆喝。所以泸溪县在抓好用科技提升椪柑品质的同时,也紧紧抓住市场不放,这样才使广大果农们在增产的同时,真正增收增效。并在买卖中,更进一步叫响泸溪椪柑的品牌。”在谈及椪柑销售问题时,泸溪县县长杜晓勇语气坚定而自信。
“椪柑节”效应持续发酵。从2005年至2009年,泸溪县连续五年举行了五届“泸溪椪柑节”,张也、潘长江、董卿等大腕明星们的献唱和主持,大大提升了泸溪椪柑在坊间、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且这一效应持续发酵,每到椪柑即将成熟时,全国各地的客商便会络绎不绝地来到泸溪,洽购、订货。
请进来固然重要,走出去却必不可少。泸溪县在举办“椪柑节”的同时,还多次组团在长沙、上海等6个消费和购买力强的大城市,开展“泸溪椪柑中华行”品评活动,让泸溪椪柑与这些大城市的高端顾客零距离地亲密接触,让他们在家门口品尝和感受泸溪椪柑的甜与美。正是这一行动,使泸溪椪柑抢占了部分福建芦柑的传统市场。泸溪椪柑的品牌,在营销中叫得更响更亮了。
泸溪县今年继续推行“九大公司争出口,百名果农闯市场”的营销策略,加大对16个省会城市、66个地县级城市的椪柑批发市场联系,同时,发挥我县9大椪柑公司龙头企业的作用和129名椪柑营销大户的作用,加强与全国各地客商的交流和合作,做好椪柑国内销售和出口国外的准备。
记者沿着319国道前行,但见挂着东北三省及河南、河北、北京、内蒙古等10多个省市牌号的各式大货车,或停靠在果农屋前,或停靠在椪柑下,果农们则或打包,或装运,忙得不亦乐乎,个个脸上荡漾着喜悦之情。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椪柑红熟时。
满 庭 芳
泸溪椪柑
何泽中
地厚天高,山环水复,钟灵万物俱生。古沿嘉树①,竞秀共云蒸。千里丘冈叠翠,春风拂,素玉争荣。秋寒至,繁星点缀, 鸟戏绿丛鸣。
固时空不徙②,志行难夺,本色经明。形似滴珠垂、满腹硒盈③。去了几多块垒,心头爽、德秉豪情④。临园处、悬金未摘,两袖溢清馨。
注:①楚辞屈原九章《橘颂》:有“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句。
②楚辞屈原九章《橘颂》:有“深固难徙”句。
③泸溪是中国果品协会认定的“中国椪柑之乡”。屈原曾流放沅水一带,落脚泸溪枉渚村,写下了《涉江》、《橘颂》等不朽诗篇。泸溪椪柑色泽鲜美、浓甜脆嫩,富含硒元素。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能提高人的免疫力,因此,泸溪椪柑乃果中珍品。
④屈原《橘颂》:有“秉德无私”之句。
(何泽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满庭芳
泸溪椪柑
黄 叶
古往今来,孤悬化外①,素身独立苍生。后皇嘉树,血脉供霞蒸。九死一生未悔,留清白、万木争荣。西风烈、落英遍地,枝果喜相鸣。
贞心无世味,芬芳如许,南北分明②。想屈子当年、忧愤长盈。此恨暗随天际,路漫漫、雁影伤情。登临处、河山望远,浩气荡襟馨。
注:①孤悬化外:化外即化育之外。此处特指没有污染之地。
②南北分明:橘、枳分南北,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则为枳。
(黄叶: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联主席、知名学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