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品牌很难主宰中国服装市场
2010年12月02日 09:44 东方早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早报记者 陈华

随着ZARA、H&M、GAP齐聚中国,中国的服饰市场开始从持续了5年之久的运动服装热潮转向快速时尚领域,这些以“快时尚”著称的国际品牌能否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服装市场实现飞跃增长,又将怎样影响中国服装领域的未来?

一位在服装行业多年的人士向记者表示,她个人比较看好ZARA与H&M,认为这两者的定位清晰,能走在潮流的前面,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新鲜感。而GAP在中国的定价虽然作出了调整,比较有竞争力,但服装款式不够新颖。

上海一家专门从事中国消费者和零售市场研究的市场调研机构——通亚公司中国区首席代表保罗·弗伦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GAP作为一个正在国际和美国本土市场挣扎的品牌,这个时候希望中国成为其救赎地,似乎有点晚了。

无论是ZARA还是H&M,他们都将欧洲的风格原汁原味地复制到中国,尤其是ZARA,连店内的道具都从欧洲运来。H&M中国店内所售服装以小号居多,其中的原因自然是所有的板型都来自欧洲,对相对瘦小的亚洲人来说,小号才能符合身材所需。

在这一点上,后来的GAP似乎更加注重与中国市场的相互融合。在GAP位于上海淮海路上的专卖店内,所有的广告宣传画内的人物均由一个中国人和一个外国人组合而成,他们想告诉中国人,这个品牌是国际的,但是其中同样蕴含中国元素。这一点和ZARA与H&M非常强调自己的欧洲血统形成对比。GAP还非常强调人性化服务,但这样的差别能否真正取悦中国顾客,还有待观察。

从门店销售人员给人的印象来看,ZARA中国门店工作人员常因态度倨傲,对顾客冷淡而被认为服务态度恶劣。如今,ZARA上海南京西路店开业首日的火爆场面已经很少看到,除了一年两次的打折季人潮涌动之外,其余时间客流与本土服装零售商的差距并不明显。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尽管她比较看好ZARA与H&M,但和同行们都认为,10年之后中国服装零售市场肯定是本土品牌的天下。因为,本土品牌的模仿能力很强,会在短时间内学到国际品牌的长处。

保罗·弗伦奇也说,他们现在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其实是谁将成为中国的ZARA——就如同美特斯邦威之前对GiordanoG2000等香港休闲服饰巨头发起的挑战一样,他认为,中国本土零售商在快速时尚领域的发展壮大,只是时间问题。

保罗·弗伦奇分析,本土零售商的劣势在于它们的服饰系列不像国际品牌那样“潮”,营销手法显得“有些寒碜”,店面也不够吸引人。此外,在这样一个面子和身份至上的市场中,品牌缺乏国际地位也是它们的短板。但本土零售商的优势在于,当下定决心时,它们在全国范围内铺货速度极快,此外,制造利润率也是一个优势。鉴于二三线城市居民的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增势迅猛,决不可低估迅速铺货对于销售额和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