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者:零
时尚圈直男。英伦身材,中国脑袋;不好烟土,贪恋酒杯;不喜夜场,流连派对。复杂到不值一提,简单至一言难尽。
12月临近圣诞,纷嚣的时尚圈在各自忙完圣诞礼品推广以及春夏新品预览后,迎来久违的闲适期。当老外们在琢磨着如何放假时,我们更期待的是圣诞节Final Sale。于是最近频频出街,看看还剩下些什么,同时再确认下各大品牌的尺码,以便“抢”货。除此之外,却也时常会逛到以下几大品牌,Zara、H&M、Uniqlo、C&A、GAP甚至是Me&City和American Apparels,有时可能会选择性地逛几家,有时甚至一次逛全,有些思考和经历还挺有趣。
平易的价格、流行的款式、快速翻新的生产线,无限扩大了国人们关于风格塑造的想像力和扮靓空间。短短5年,快速时尚与网络购物眨眼间遍地开花,这些品牌各自划出相对应的针对人群,但其实最主要的消费群便是爱吃麦当劳与肯德基的70后及80后。他们有着理智的消费概念,愿意花大钱去购买那些更耐用、更有投资价值的产品,但同时在平日里也有速战速决的心情。于是快速时尚品牌犹如快餐般,实惠时髦。
这些品牌都没有很强的品牌粘度,但都仍有一个基本的品牌定位及市场侧重,Zara是这些品牌中最高端低调的,因此是白领们最佳的公衣选择;而H&M和Uniqlo凭借各自合作的设计师限量高档款,也会让人忍不住逛一下;其他有的是仗着新鲜的美式风情,有的是价廉近人,有的是砸钱赚吆喝(目前在中国市场,你扔钱还是会有水花的),算是各有一招,并且基本上一招鲜吃遍天。
而他们最成功的便是招揽到很多男性同胞。男人原本不是不愿意逛街,以前在百货店里,满眼的品牌,一头扎进去就直接闷掉,外加热情的营业员,一对一的大眼对小眼,要多不舒服有多不舒服。但现在不同了,大卖场一般的超大自由空间,随意试穿摆弄,没人顾得上看你,怪不得路上已经听闻女孩子开始抱怨,这几次逛街都是我陪你看。
还有就是需要发发牢骚,比如Uniqlo的音乐,知道你在英国是潮牌,也许在国内也想试试这趟混水,但潮不是小众,电子乐的单调重复,与强调舒适的优衣库在中国的定位完全符合,在店里打电话给朋友,人家还以为我在夜店;GAP的风格很鲜明,定价也不错(估计会涨价),但镜子也实在太少了,四五个人挤在一面大镜子前,难道是鼓励大家去换衣间试衣服吗(但装修的余味仍要靠电风扇驱散)?
越来越快速的更新让我们觉得昨天的很多事情已经恍若隔世了,也许有一天上海也会像日本的银座一般,奢侈品牌的逐渐迁出,这里被廉价的时尚品牌所取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 凤凰微博 | 人人网 | 开心网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