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是用来骂街的吗?
2010年12月12日 13:53 北京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分享心情、讨论话题——我们的生活似乎已经离不开微博。可与此同时,微博也成了即时互骂、造谣传谣的平台。尤其很多名人不容一点不利的评论,更有甚者,还利用自己的名气和传播力量,将一点口角发展到无限大。虚荣、武断、心胸狭窄……人性中藏匿的龌龊被瞬间放大,而我们的微博究竟充当着什么角色?应该如何去使用和维护

青 砖

明星爱用微博赚眼球

王若馨

在由名人领跑的不断壮大的织“围脖”针线大军中,话题是永远的主题。越来越多的名人选择用微博直接对话网民,演出着生活舞台剧的真人秀,随时随地只言片语“微”一下,名人效应加上迅雷不及掩耳的网络传播,只要你够噱头,坐在家中也能沐浴照相机的闪光灯。

为何越来越多的名人前仆继地加入博主的行列中呢?微博中只言片语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鬼魅笑容呢?明星和老百姓一样,有着喜怒哀乐,需要嬉笑怒骂;明星和老百姓不一样,他们需要时刻被铭记被关注,遗忘即失业。

微博并不微,细碎的生活“微”一下,便显出万花筒的放大感。今天这个名人在三环堵车了,明天她邻居家的萨摩生产了,后天傍上富二代结婚了,那个名人今天愤青了,明天掳袖子揭黑幕了后天指桑骂槐地和某某隔空开火了。万花筒稍稍转动,便有不一样的景色。许多普通人在生活中能一笑置之的芝麻小事儿,都能让名人闻到新鲜的契机,但这其中不免就多了些耸人听闻赚眼球的意味,在非宣传期但又为了保证一定的曝光度,名人们的职业危机感提醒着他们枕戈待旦。

越来越多的语言特技被运用于微博之中,微博也成了即时互骂,造谣传谣的大舞台。台前看似情深如姐妹,铁血如兄弟的明星们,下了台通过微博撕下脸就能入戏口水战,大泄私愤,好不快哉。我们发现那些一直标榜着儒雅乖巧天真的明星们,骂起人来谁都不是闲人,倒吸凉气的网民大呼过瘾,如此恶性循环着,微博的明天,路在何方?我们拭目以待。

明星们的微博事件,或许不仅仅是个案或者特例,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正因为他们身份的特殊,所以才让我们放大地审视了他们、自己和人性。虚荣、武断、心胸狭窄……人性中的阴暗被瞬间置于万千的眼光之下,在赚取大票眼球和闪光灯的同时,也不禁让我们反思,在全民娱乐的今天,所谓的那些明星们,会不会也是我们面前的镜子,让我们看到辛苦藏匿好的部分自己?

泄私愤,在明星这个光环的身份背后,显得大为的公开化和噱头化,一句玩笑式的辱骂,乘以百万的阅读量以后,或许都已不再是谁都可以一笑而过的了。

微博,微言大义?您走着。

红 砖

不必苛求名人的素质

孙 理

近年来,名人在微博上以开骂的形式大泄私愤,以至于无所顾忌,粗口频爆。对这种现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应该客观地看待名人在微博上泄私愤。理由有三:

其一,不宜对名人过于苛求。时下,不该把那些名人太当回事。名人也是人,人性中藏匿的龌龊、弱点,他们都有具备。他们除了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有一批追随的粉丝之外,他们绝对不是圣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指的就是这类名人。周立波、郝蕾们是在微博泄私愤的代表人物,说因为他们骂得欢,就下结论说他们是被微博彻底毁掉文化形象的文化名人,绝对是言重了。难道他们不开骂,就具备文化形象吗?实事求是地讲,原本就文化形象不高,他们的素质,决定了他们必然是要以骂街的形式泄私愤。

其二,泄私愤的名人全是反面教员。社会不仅需要优秀人物当正面教员,也需要一些反面教员,提醒老百姓什么不能做。名人用骂街的方法来表达自己,来大泄私愤,引来网民的围观和参与。不要低估了观众的辨别力,名人以牺牲自己的名声,担当起反面教员的角色,教导人们莫学他们的言行,这种损己利人的精神还不难能可贵吗?

其三,个别名人开骂是为作秀。有些名人泄私愤骂人,为的是引起轰动效应。他们认为作为一个名人,最怕的就是知名度下降,知名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就会由名人变成非名人了。为了保住“名人”头衔,也许开骂、对骂是最佳提高知名度的做法。他们认为这样做秀利大于弊,干嘛不骂?

综上所述,人怕出名猪怕壮,就有些名人来说,成也微博,败也微博,微博泄私愤,也是出于无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凤凰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