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智 摄
王 健
提起四川平乐,除了独具魅力的古镇风情,还少不了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底蕴,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平乐的纸文化及其衍生品竹麻号子。《邛州志》记载:“成都草纸半平落”。早在宋朝时期,平乐便以造纸业享誉海内外,而竹麻号子就是造纸工人在劳动时喊的一种劳动号子,代代相传,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被誉为“最艰苦的劳动最激越的歌唱”。2008年,竹麻号子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几年来,竹麻号子探索出了一条用市场开地保护传统民间艺术的路子。
孤独的传人
在平乐古镇的天工应物风情园里,笔者见到了竹麻号子唯一健在的传承人杨祚钦。据杨祚钦介绍,平乐手工造纸要经过选竹麻、打竹麻、抄纸、晒纸等工序,其中打竹麻最关键也最艰苦。“为调剂枯燥繁重的劳动生活,祖祖辈辈的竹麻工人唱起了属于自己的劳动号子——竹麻号子。打竹麻时一般有十五六个人,在劳作过程中要相互配合才能打出细细的纸浆。当大家累了就会哼起竹麻号子,一旦有人领唱,大伙儿就会跟着唱,这时整个造纸作坊就会传出响亮的竹麻号子。”
随着社会变迁,上个世纪80年代后,手工造纸逐渐被机器造纸代替,平乐手工造纸业日渐衰落,流传了千年的竹麻号子虽没停下,但会的人越来越少,会唱的段子也越来越少。进入21世纪,打竹麻的篁锅只剩下最后一口,能完整、原汁原味地把竹麻号子唱下来的,也只有老杨一人。
陷入寂寥的竹麻号子,让老杨心急如焚。不甘心的他,开始着手收集、整理工作。在邛崃市文化馆、平乐镇文化站的支持和帮助下,竹麻号子的唱词在2004年就被整理记录了下来,现在也有人在着手记录它的曲调,但是要原汁原味地唱出来,老杨认为远不是记下歌词曲谱那么简单。
艺术团的艰难生存路
2006年,国家开始强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遗项目的认定、评级也随即展开。竹麻号子是邛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当地文化部门借此东风,成立了竹麻号子艺术团。
艺术团成立之初,最大的困难是找演员,因为竹麻号子表演需要10余人。找专业艺术团成本太高,找文艺骨干又“锣齐鼓不齐”。“既然是开发本土资源,不如让当地村民当主角,让大家都参与到平乐古镇的开发中。”邛崃市文体局文化科科长黄小贝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说。于是,当地文化干部走乡串户,在乡间“搜罗”演员。在他们的动员下,很多村民走进了排练场,罗才今即是其中一位。作为非专业演员被“相中”,他坦言:“之前我从来没接受过专业的舞蹈训练。”而今天,罗才今不仅拜师老杨学习竹麻号子,更成长为艺术团的负责人。
2007年,全国原生态民歌大赛在陕西西安举行。在当地文化部门的大力推荐下,竹麻号子艺术团成为四川的4支代表队之一。最终,他们出人意料地夺得“优秀奖”,并作为获奖代表参加了决赛颁奖晚会演出。此后,竹麻号子艺术团开始有了名气,演出舞台也从平乐向周边甚至外地扩展。
随着名气、经验的积累,艺术团开始了新的尝试。除了竹麻号子,他们逐渐开始各种民俗表演,使艺术团真正成为了综合表演团队。
然而,热闹风光的背后,仍掩盖不住民间艺术团的生存困境。由于艺术团人员较多,演出又以公益为主,所需费用不菲,为此当地文化部门每年要拔30万元补贴艺术团,用于排练、演出等开支。但艺术团沉重的负担并未缓解,发展仍然步履维艰,甚至走到了继续生存与解散的十字路口。
由市场来拯救艺术
2009年,成都启动“天府古镇”整体品牌打造计划,成都市文旅集团全面介入平乐古镇的重新打造,竹麻号子艺术团也迎来了转机,在新打造推出的天工应物风情园里,他们找到了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舞台。
正是在这座让人流连忘返的风情园里,老杨和他的同伴们开始了“驻场演出”。每逢周末,他们要进行两场表演,除了竹麻号子,还有平乐山歌对唱、传统民乐和金钱板等极具平乐地方特色的川西传统节目,颇受游客欢迎。而在平时,他们则集中排练。
风情园内设有酿酒、榨油、造纸、织布、制陶、打铁等作坊。排练、演出之余,艺术团的成员们两人一组,分散驻守在作坊内,遇有游客,则进行相应的工艺表演,同时兼任讲解及导游。
悄然之中发生变化的,还有老杨他们的“身份”。以前艺术团纯属业余组织,团员们平时在家务农,遇有排练、演出时才聚在一起;现在他们成了风情园的员工,以表演为主,并领取固定工资。
据团长罗才今介绍,风情园主要依靠民俗表演、民俗活动吸引游客,并收取每人10元的门票。“由于文旅集团的介入,对外宣传力度加大,风情园人气越来越旺,一年下来,我们创造了30万的收入。”罗才今说。
从政府补贴30万到创造收入30万,艺术团逐渐走上了良性发展之路,竹麻号子也在市场经济对于传统文化的冲击洪流中生存了下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 凤凰微博 | 人人网 | 开心网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