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包铁”不如“铁包皮”安全,现在道路使用上自行车是弱势,很多人不愿意骑车冒风险。北京许多豪华写字楼、饭店都没有自行车停车位。如果骑车去那里办事、就餐,会被人看不起。这也让北京骑车人尴尬、无奈。
统计数据显示,直到上世纪80年代,北京仍是当之无愧的“自行车之城”,约6成市民出行首选自行车。然而进入新世纪后,自行车出行比例以年均2%的幅度连续下降。
两公里的骑行险象环生
“借过、借过一下!”周六下午15时许,北京市民郭秀芝骑车出了小区门,直接拐上了步行道。放着约1.5米宽的非机动车道不走,偏和行人抢道,郭秀芝也有“苦衷”。原来,这条长三五百米的街上,在非机动车道上几乎都停满了机动车。
“天天如此。”郭秀芝说,“如果不是着急办事,我绝对不骑车出门,否则要么违反交规跟行人抢路,要么就‘豁出命’跟汽车争道。”
靠脚滑行了十余分钟,郭秀芝拐到了东直门大街上,走上了非机动车专用道,开始正式骑行。此时,她的两手却更加忙碌起来,左手牢牢地攥着闸把,以备随时刹车,右手则干脆放在车铃上,不停地按铃。在东直门立交桥,小汽车一辆接一辆地从她面前呼啸而过,她推着车瞅准个空当,赶紧跑过了桥。短短不足两公里的骑行却险象环生,这种情形如今在北京随处可见。
自行车遭遇“停车难”
周末,王小姐骑自行车去中粮广场购物,绕着商场骑了两圈儿也没看到自行车存车处。这让王小姐很无奈:“过去商场门口都有存车处,现在怎么都没了呢?”对此,有专家学者坦言,这是社会认知走了弯路——行车、停车设计与管理是以机动车为“本”,现在人们的出行理念是以开小汽车为荣。所以很少有人会去为自行车出行争路权,不像在国外一些城市,骑车出行是一种时尚。
自行车出行“卡”在路上
记者调查时发现,目前非机动车道“缩水”现象严重,其中以长期被机动车占用尤为突出。
其实,非机动车道的宽度有着严格的要求。专家举例,一条自行车带的宽度为1.5米,考虑到最宽的车辆有超车的条件,每增加一条车道宽度应该增加一米。然而,现在很多路段的自行车道早已达不到这个标准了。
“出行机动化和汽车的家庭普及,以及非机动车道被挤占,其实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解释说。他认为,把非机动车道被占简单地归咎于汽车的家庭普及,不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它容易掩盖交通管理上的问题。提高自行车出行率,在道路资源短期内难以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加强交通管理和道路改造,消除自行车出行的“卡口”是更应考虑的问题。
自行车出行比例不能再下降了!北京市交通委规划处处长陈燕凌介绍,自行车是城市客运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城市内近距离出行,它是解决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换乘的重要方式。
陈燕凌透露,北京近年倡导绿色出行,与此有关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准则已制定完毕。到2015年,北京市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有望升至65%,其中自行车出行比例提高到20%。 (据《北京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 凤凰微博 | 人人网 | 开心网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