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双年展汇聚名家作品
2011年01月03日 02:10 京华时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中国画双年展昨天正式对公众开放。村声供图

本报杭州专电(特派记者卜昌伟)昨天,首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在浙江省美术馆开幕,展出了29位画家的330余件作品。双年展艺术总监、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对参展作品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也指出了不足,呼吁画家走出画室,深入生活,创作出能真实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作品。

参展作品重在写意

本次参展画家包括陈佩秋、朱颖人、曾宓、孔仲起、潘公凯等诸多名家,也包括吴宪生、张志民、卢禹舜、何加林等一批“60”或“70后”画家。其中年龄最长的是上海女画家陈佩秋,今年88岁高龄,最年轻的是38岁的中国美术学院女博士生罗颖。参展作品包括花鸟、山水、人物等多个中国画的传统题材。

昨天,许多市民和美术专业人士来到双年展现场,许多美术爱好者追着画家请教画技,与画家在作品前留影。这些作品中,无论是刘振夏的《陕北牧人》等人物题材的作品,还是陈佩秋的《山水四景·秋》、潘公凯的《仲夏之梦》、何加林的《乌镇雨意》等作品,它们最大的技法特征是重在写意,以体现“意之大者”的画展主题。其中也有一些先锋色彩颇浓的探索作品,比如画家谷文达展出了一套十二生肖生墨字,字幅中嵌有液晶屏,播放生肖动漫。

专家建言洞察生活

本次双年展艺术总监、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在评价参展作品时表示,双年展虽然没有“前卫”色彩,但体现的是中国画的渐进性变革,“我始终认为,这种渐进性变革符合中国画发展的历史规律,是中国画革新的大道。当下没有堪称大师的画家,也缺乏激动人心的伟大作品,但有创造性的探索、鲜明的风格、成熟的技巧。一个展览,选择画家作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提出问题,催生人们的思考。从这样的意义讲,双年展是成功的。”

同时,许江也指出了不足,认为本届双年展缺少对当代生活、当代人深刻描绘与表现的作品,这主要是因为画家洞察力与独立思想的贫乏。“我们生活在充满机会、希望,也充满矛盾和危险的时代,中国画对它的反应不敏感,画家缺乏深刻情感与思想的表达。”

许江说,另一不足之处在于参展的作品风格化趋向,从宏观层面说,这是当代中国画存在的普遍性现象,不只是中国画双年展的问题,“双年展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这两个方面作出榜样、有所突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凤凰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