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京城中药老字号 传承中华文化
千芝堂 几经辗转终归沉寂
“千芝堂”品牌创立于明代1596年,因药铺内珍藏了一株千年药用灵芝而得此美名。据出版于清乾隆十年(1744年)的老店经营目录记述,当时经营成药十五个门类、六二四种,并有饮片加工、炮制及批发业务。
千芝堂主要品种有活络丹、舒络丹、三黄宝蜡丸、虎骨酒、虎骨膏等。 特色品种京制法半夏,通过安国药市行销全国。
清末民国以来,千芝堂经营范围除门市外还设有后柜批发和蒙藏药品专柜,并培养蒙藏语人员以便接待顾客。由于千芝堂的中药成本低、价格廉、疗效好,很受患者欢迎。随后吴振声相继开设一些分号,使千芝堂逐步发展成为二十余家的联营店堂。
解放后,由于国家对千芝堂老字号的重视和扶持,使千芝堂药店生意日见红火,特别是保持了饮片为主的经营特色。在计划经济时期,药品和其它商品一样,经常发生短缺某一种成药(或饮片)的情况,而千芝堂以饮片齐全闻名北京城,抓草药到千芝堂已成为北京人的共识。
八十年代千芝堂药店成为市药材公司供应中央首长和使馆外宾特供商品的专供点。经营范围和品种都有所增加,逐步发展成为拥有中成药、中药饮片、来料加工等服务项目的大药店。到1990年,千芝堂经营品种达到两千多种。
1992年,崇外大街改造,尽管曾被列为“崇文区文物暂保单位”,千芝堂那座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楼还是在推土机的隆隆声中轰然倒地。为了保留老字号的招牌,千芝堂被迫离开它“生活”了400多年的崇外大街,在前门大街200号挂牌营业。20世纪90年代末,在老千芝堂所在的崇外大街48号原址矗立起一座雄伟的金伦大厦。经过多方努力,千芝堂带着寻找契机的梦想,再次回到崇外大街。
然而,老字号的魅力还没来得及完全散发出来就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中戛然而止。2004年4月,与金伦大厦的租期已满,而续租不成,停业关门那天。
不仅如此,这个走过400多年岁月的老字号,今天却不得不打起精神步履蹒跚地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寻找新的栖身之所。尽管它曾在这里存在了几百年,理论上已取得了远远大于那些高楼大厦的“居住资格”;尽管它的要求不高,只需弹丸之地,能把自己用百年辛劳支撑起的金字招牌挂上即可。
老字号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负载与传承了古老文明的种种变迁。在现代化和城市发展的名义下,北京老字号(全国其他城市亦如此)的萧条与萎缩也许正将我们引向一个误区:现代化以颠覆文化传统为代价,而城市发展也总以毁灭古都文明为捷径。无怪乎许多专家学者扼腕叹息:建一幢商业大厦易,保一个老字号牌匾难。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194339
1镜头下的东莞视界:夜生活其实很平淡 -
126677
2游走索契同志夜店 纸醉金迷背后尽是心 -
96572
3迪拜现罕见云海 唯美似天空之城 -
66773
4跟拍酒店试睡师一天 揭秘“史上最爽职 -
61324
5图说内蒙:马上情人节 草原也风流 -
59942
6南京大屠杀档案原件首次公开 将申报世 -
42796
7万达文旅城2月底奠基 王健林放言“超 -
42390
8旅游地产狂热 云南将取代海南成富豪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