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玩转清华大学 骑行实用攻略(组图)

2012年08月07日 10:32
来源:远方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清华大学内部介绍:

二校门

在银杏树下西行300米,就能见到清华的象征性建筑物——二校门。乳白色的石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纵向的流畅弧度与横向的方正线条完美结合,流露出清丽庄严之美。这座石门原是清康熙帝的行宫——清华园的大宫门,石门上端“清华园”三字出自时任军机大臣、中堂那桐之手。踱过石门,道旁树木葱郁,林荫之间光点斑驳。在二校门前遇到的,大半都是游人——清华人是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怀古上的,但这并不表明他们不谙熟这座石门的意义。

静候主人

1908年,美国正式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将相当于现在的2亿美元交还给中国,用于培养留美学生;1911年,清华学堂便在此建筑起来。用赔款建立的学校固然是耻辱,但清华知耻而勇,时刻被深刻的耻辱感所激励鞭策,艰苦不懈的努力,“明耻”继而“振兴”。之后,这种拼搏向上的实干与自我完善精神更成为清华最顽强的生命力、标志性的精髓,薪火相传,由此开创出辉煌绵延的历史。

研究生院

草坪东侧的清华学堂是座德国古典风格的建筑,现在是清华的研究生院。当年,清华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曾在此任教。四大导师都是学识渊博的大家,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陈寅恪曾戏谓清华的学生是“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南海圣人”指康有为,梁启超为其弟子,故称“再传弟子”;王国维是清宣统帝的老师,于是便成了皇帝同学。

工字厅

在草坪之西的科学馆现在是清华物理系的大楼。一座三层楼房,暗红色砖墙,灰色的坡顶,除大门上方刻着“SCIENCE BUILDING”及“科学”的金字外,几乎没有任何装饰。然而,就是这座外观普通的建筑,却走出了叶企孙、排花叶茂盛的丁香,就到了工字厅的正门。清华大学的起源就是这工字厅。清华园最初只在这工字厅的周边,面积很小;但几十年下来,清华的面积逐年扩大,现在已是全中国最大的大学。

社团海报 作者:风如水

工字厅为南方庭院特色,院内游廊回转,荷花摇曳,藤萝缠绕,被曾住在这里的知名学者吴宓先生称之为“藤影荷声之馆”。吴宓是文学大师,钱钟书、季羡林、曹禺等名家都是他的学生。他自称是“奠居”在此,意思是更适合住在这里的人尚未到来,自己不过是为给他们打个前站罢了。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大师的胸襟,虚怀若谷;另一方面,又可知清华之人才济济,天外有天。

工字厅现在是学校校长办公室等重要办公机构所在的地方,严格限制参观时间,上班时间以外可以对外开放。紧邻着工字厅的是古月堂,现在古月堂是学校各总务机关所在地。这里曾被清华男生称作“狐堂”。因为按中国的拆字游戏,古月加在一起,便是一个“胡”字,和狐狸的“狐”字谐音。当初古月堂曾是清华女生的闺房,男生们是不得入内的,因此不免有神秘之感,所以就把古月堂称为“狐堂”了。据说钱钟书在清华求学的时候,就常来这里与杨绛会面,被传为一时佳话。

穿过二校门是一条约150米长的林荫路,尽头正前方一片青绿的长方形草坪,围绕草坪是一群肃穆庄重的建筑,这便是大礼堂区。走近这里,总会闻到一股莫名的花香。花香淡淡,虽无从追寻,却有一番别样的温馨。

近春园

古月堂之西,便是近春园。近春园内有一座小山丘,山丘之上是清华的制高点——零零阁,沿阁中旋转楼梯盘旋而上,可以饱揽清华秀色。近处荷叶连田,绿树葱葱。远眺,西可远望西山,绵亘接天;向东则可以看到大礼堂标志性的圆顶。下零零阁,过湖上莲桥,就到了近春园的小岛。 近春园位于曾经是清康熙帝的行宫——熙春园的中心地带,熙春园曾与北京西郊的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和春熙院合称“圆明五园”。

传播院前

清道光年间,熙春园分成东西两园,工字厅以西部分称近春园,赐于四子,即后来的咸丰帝;工字厅周围沿袭熙春园称谓,后改称清华园。今日的近春园,水域宽阔,满种荷花。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曾这样描述这片清幽之地:“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夏日花开,荷香袅袅,“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临着路的湖边,常常有清华学子跑步的跃动身影;湖畔深处,有钓鱼的老人,衣着朴素,身边一辆破旧的二八大车,也许就是一位满腹经纶的教授。小岛中心是一片广场,四周的树丛竹影中,散落着孔子塑像、吴晗塑像,荷塘月色亭和晗亭。

[责任编辑:王晴] 标签:清华大学 熙春园 行胜于言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