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隐逸在光芒下的王朗 九寨背后的熊猫家园

2012年04月12日 11:51
来源:时尚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晚上回到牧羊场,在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蒋仕伟的电脑里,我还看到他们利用红外线照相机拍摄的野生动物照片,这种特殊相机被安装在野外的动物过往要道处,通过感应动物体温来拍摄照片。镜头下,大熊猫、牛羚、豪猪、猪獾、黄喉貂、鼹鼠、白雉、棕熊、苏门羚、叼着野鸡的豹猫自自在在,次第登场。白天的身临其境加上这些现场感觉的照片,令我感到自己真正置身于动物乐园。

从事传统纺织的白马妇女。

亲近白马人家

水牛加水库尾端的祥术加(“加”白马语为“寨”)是距离王朗保护区最近的自然村,也是禁伐前依赖木材资源程度最高的村子,现在,旅游接待作为木头财政的替代经济在这里发展得红红火火,“藏家乐”非常规范,路边一家紧接一家的两三层木楼专为旅游而建,带有回廊和宽敞的院子,古老朴素的白马木屋隐在它们面。

波兰藻一家还住在老木屋里,属于还没富起来的那部分人。10月中旬,连绵秋雨让王朗提前进入冬季(下雨天白天室外最高气温5℃),祥术加几乎没有游人,寨子里难得见到老乡——都躲在火塘边烤火呢!到波兰藻家的时候,如我想象,她正坐在火塘边的木框上纺织花腰带,她78岁的妈妈在一旁切猪草,切完了就坐在旁边静静地看女儿织布,一只猫靠近火塘取暖。后来,她男人进来了,一家人围在火塘边,旺旺的柴火将屋子烤得温暖,火塘上的木梁乌黑油亮,非常温馨亲切的气氛。

45岁的波兰藻是白马寨子有名的纺织和刺绣能手,并得到王朗保护区社区合作项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扶持,定向、规范制作白马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在波兰藻妈妈那一代,没有其他布料,几乎所有白马女人都会织绣,她们种植麻,用麻纺成线,用当地植物或矿物染料染上五颜六色,用简单的织机编出麻布??波兰藻14岁时正式跟随妈妈学习织绣,很快就青出于蓝,成为远近闻名的能手。在她这一代,会织绣的妇女比例已经大大下降。到她女儿一代,几乎就没人愿意做了:这玩意儿一坐就是一天,又累又苦还挣不了几个钱,不如去藏家乐唱歌跳舞(白马人能歌善舞,我到白马寨时,水牛加三兄妹组成的“白马人”组合刚在江西卫视的“红歌会”比赛中获得亚军,举寨振奋)、当服务员、煮饭。传统文化的消亡如此之快。过去白马人穿靴子,用牛皮做底子、羊毛毯做面子,现在连老年人都不穿了;现代的面料又便宜又方便,除了花腰带,白马人都买布料用缝纫机做衣服了。如果不是游客需要,传统织绣可能已经失传了。因为缺乏拯救,白马人的文字已经失传,非常可惜。

2001年,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支持下,当地成立了妇女小组,有8个成员。美国人当娜为小组设计了书皮、杯垫、小包、毯子等改良型、实用型的织绣产品,但因为当时旅游不成规模、效益不佳。2003年小组解散,只剩下波兰藻一人一直坚持在做。发展周边社区的替代经济(比如旅游、纺织、养蜂、养殖蘑菇等)可以减少当地人放牧、狩猎、砍伐等对保护区的侵害,是生态旅游的内容之一。今年,在保护区主持下重组妇女小组,波兰藻到凉山彝区考察了那里的妇女发展中心,新组建的小组有白马乡6个寨子30多人参加。波兰藻负责指导,姐妹们完成织品后交到她这里,她负责再加工和销售。

[责任编辑:孙爱林] 标签:王朗 麦吊云杉 洋芋糍粑 九寨 熊猫家园 凤凰网旅游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