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十三陵看史上最萌的中国皇帝群落
总体布局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目前景区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皇陵建于1409~1645年,距今已有300~60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十三陵方位示意图
十三陵是一个天然具有规格的山区,其山属太行余脉,西通居庸,北通黄花镇,南向昌平州,不仅是陵寝之屏障,实乃京师之北屏。太行山起泽州,蜿蜒绵亘北走千百里山脉不断,至居庸关,万峰矗立回翔盘曲而东,拔地而起为天寿山(原名黄土山)。山崇高正大,雄伟宽弘,主势强力。
这一优美的自然景观被封建统治者视为风水宝地。明十三陵,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陵又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陵墓规格大同小异。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与陵之间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均成扇面形分列于长陵左右(见图)。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御路石雕作者:弗虑弗为
这种依山建陵的布局也曾受到外国专家的赞赏,英国著名史家李约瑟评价十三陵是“最伟大的杰作”。他的体验是“在门楼上可以欣赏到整个山谷的景色,在有机的平面上沉思其庄严的景象,其间所有的建筑,都和风景融汇在一起,一种人民的智慧由建筑师和建筑者的技巧很好地表达出来。”
英国城市规划家爱德蒙·培根也高度评价了明十三陵的艺术成就,他认为“建筑上最宏伟的关于‘动’的例子就是明代皇帝的陵墓。”他指出:依山而建的陵墓建筑群的布局“它们的气势是多么壮丽,整个山谷之内的体积都利用来作为纪念死去的君王。”他们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明陵建筑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
2003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千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明十三陵的陪葬墓
明十三陵的陪葬墓共有8座,其中7座妃子(太子)墓,1座太监墓。分别是:
东井、西井:一说是明成祖十六妃殉葬墓,一说是明成祖昭献贵妃王氏和昭顺贤妃喻氏的陪葬墓,期待考古发掘的考证。
万娘坟:即“万贵妃墓”,葬明宪宗皇贵妃万氏。
悼陵:即“世宗三妃墓”,俗称大宫。葬明世宗的皇贵妃沈氏、文贵妃、卢靖妃。
世宗贤妃墓:即" 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葬明世宗的郑贤妃、皇贵妃阎氏、皇贵妃王氏、周贵妃、杨荣妃、马贞妃、哀冲太子、庄敬太子。
郑贵妃墓:葬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皇贵妃郑氏。
神宗四妃墓:葬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皇贵妃李氏(即李敬妃)、李顺妃、刘昭妃、周端妃。
王承恩墓:葬明思宗崇祯皇帝的心腹太监王承恩。
明十三陵建筑特点
明十三陵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帝陵墓葬建筑群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
首先,从陵区的建置情况看,它更有“边塞”陵区的特色。天寿山陵区的建筑,除前述十三座帝陵外还有陪葬墓(含妃子坟七座、太监墓一座)、行宫(新旧行宫各一座)、九龙池、长春亭、圣迹亭等各式建筑。这一以帝陵为主体兼有各式不同功用建筑的庞大而有完备的陵区建筑体系,显然是吸收了中国历代,特别是宋代及明孝陵的陵区建设经验。但它同时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就是由于陵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其防卫体系更为严密。
虽然,我国历代的陵区建筑都具备一定的防卫条件,以防止陵区建筑的人为破坏和维护陵区的秩序。但由于中国历代帝都的位置通常都处于王朝统治的中心地带或偏于内地的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边关较远,所以,近京而设的陵区防卫体系一般来说也主要是用来防范来自王朝统治范围之内的破坏力量,其主要功能是“制内”。而天寿山凌区的情况就不同了。明成祖迁都北京,主要目的是利用北京背倚燕山山脉,既有险可寺,又与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相距不远的地理优势,防御和抗击蒙古贵族的南犯并控制东北地区。而天寿山陵区恰处京北居庸关与古北口两大军事要塞之南,北距长城不过六七十里,军事防御实为第一要务,所以陵区不仅周围沿山设险,修筑有可资派军防守的十口城垣、敌台、拦马墙等军事防御工事,还在山势低矮的陵区之南修筑了可以屯驻重兵的昌平和巩华二城,以屏卫陵区。由此可见,天寿山陵区的城堡式防御体系已绝不仅仅是为了“制内”,而是带有明显的“御外”性质。也就是说,它是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具备大规模作战条件的“边塞”式陵区防御体系。
其次,陵区建筑的整体性达到了历史上的空前水平。
我国古代帝王陵寝的陵区设置,早在战国中期随着陵墓的建造就已出现,其制导源于我国古代以宗教为单位,按贵族的等级和宗法礼制关系布葬的“公墓”制度。各个时代陵区规模的大小及建筑的设置各不相同,但总起来说,宋朝以前历朝历代的帝王陵寝建筑虽然彼此声势相连,形成了布局相对集中的陵寝区域,单各陵相互的独立性都很强。
以唐朝及北宋诸陵为例,每座陵园都有各自的门阙、神道和石刻群,均自成体系,它们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形成了一个整体,但在建筑的设置上却彼此互不统属,缺乏有机的整体联系。明十三陵则不同,各陵虽然各有自己的享殿、明楼、宝城,自成独立单位,但陵区之内,长陵神道作为各陵公共的“总神道”出现,公用的牌坊、石刻群,使陵区建筑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整体。
生命在这里沉寂作者:弗虑弗为
再次,从天寿山陵寝的建筑制度看,它是前代特别是明太祖孝陵制度的基础上演进形成的,因此,各陵寝制度都包含有前代陵园的某些特点,同时又有自己的创新之处。
我国古代的帝陵从秦汉至唐宋,其建筑大多以覆斗形的陵台为中心,前设寝殿,周以方垣并四面设门,构成大体均衡对称的方陵体制。明初营建皇陵(朱元璋的父母陵,位今安徽凤阳)尚袭此制,其后建祖陵(朱元璋的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衣冠陵,位今江苏盱眙)又用其制。至朱元璋营建孝陵则变更古制,创新为前方后圆,宝顶、明楼、享殿沿中轴线纵向排列的崭新的陵寝布局形式。明天寿山诸陵的陵宫建筑基本沿用孝陵制度,但更趋完善,形成了自己的面貌。
明长陵幽深曲折的神道上排列陵寝兆域门(长陵作大红门,孝陵作大金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龙凤门等墓仪设施也源自孝陵制度。但兆域门门前石碑坊的设置,石望柱改置石像生之前,像生中增加功臣像等,其制度较之孝陵又更臻完备,更能体现封建社会的礼制特点。明十三陵的墓室形制也很有特色。它既不同于秦汉时期黄肠题凑的木椁墓室制度,也与唐代凿山为穴的作法有别,而是深埋地下的有琉璃瓦、琉璃檐的真正的宫殿建筑。
明十三陵陵区植被以常绿的松柏树为主。帝陵神道及陵宫有松柏和橡树,行宫、衙署则均植以国槐。在这些关系陵寝威仪的树木中,红墙黄瓦的陵寝及行宫等高级的建筑物被衬托得十分醒目,而陵旁灰色布瓦为顶的内外衙署(神宫监、祠祭署等)以及陵区侧翼红墙绿瓦的妃坟建筑则显得较为隐蔽。瓦饰色彩的不同标志着陵区内建筑的不同等级。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194339
1镜头下的东莞视界:夜生活其实很平淡 -
126677
2游走索契同志夜店 纸醉金迷背后尽是心 -
96572
3迪拜现罕见云海 唯美似天空之城 -
66773
4跟拍酒店试睡师一天 揭秘“史上最爽职 -
61324
5图说内蒙:马上情人节 草原也风流 -
59942
6南京大屠杀档案原件首次公开 将申报世 -
42796
7万达文旅城2月底奠基 王健林放言“超 -
42390
8旅游地产狂热 云南将取代海南成富豪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