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2015-04-30 星期四 农历三月十二

凤凰卫视

潮汕美食活色生香 让味蕾唇舌爆发小宇宙

2012年11月20日 09:16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吃,总给人一种独特的美,食物由口而入,跳动于味蕾,最滋味在心中感悟。从各色美食的味道中,能体会到一座城市的个性与特点。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一个对食物抱有虔诚之心的城市,一定是有趣而充满人情味的。

去潮州古城寻找古意。

去潮州古城寻找古意。

 

而于这样的城市中旅行,哪怕是一缕最细微的香味,也能瞬间被征服。它留给大家的都会是各种温情的美食记忆。

碟碟碗碗透着清新爽淡

碟碟碗碗透着清新爽淡

 

这些味道,即便在旅行结束后,还会让人念念不忘,记忆犹新。

潮汕鱼生

潮汕人吃生鱼片,一般选用油甘鱼或海鲈鱼作为原料,只取肉质最细嫩的两段鱼背。切工则与顺德菊花鱼生相似,要切到“轻可吹起、薄如蝉翼”。虽然佐料多达十几种,最推荐的还是具有本地特色的柠檬叶、香芋丝、萝卜丝,一份100元左右。

以渔为生,造就了他们不同于内地的口味

以渔为生,造就了他们不同于内地的口味

 

潮汕,味蕾读懂一座城

太多城市需要用双眼去读懂,唯独潮汕,这方归隐于粤东的土地从来都是被旅行者忽略的奇迹之地。给眼睛放个假,让味蕾和唇舌爆发小宇宙,只消三两日闲情,你便离不开这处低调的美食胜地。若舌尖上真有中国,第一站便是南海的潮汕。

 

潮汕可做舌尖上中国的第一站。

潮汕可做舌尖上中国的第一站。

 

潮汕第一口 壮雄薄壳米 是米不是米

潮汕人嘴里的“薄壳”在北方俗称海瓜子,但形状样貌又完全不同,看起来似乎是迷你版的贻贝,外壳个头和葵花籽大小相似,剥出来的肉和玉米粒差不多,鲜到让人无法自拔。这种平民海鲜在别处不登大雅,在潮汕却老少通吃,它还有一个更文雅的名字——凤眼蚬,而用盐腌制的薄壳又称“凤眼鲑”,相传明代正德皇帝品用后尤其喜爱。

打薄壳米可是潮汕美食之旅中不容错过的一环。壮雄薄壳米,至今仍然沿用百年古法来打薄壳米,大锅直径足有1.5米,烧的是飘着果香的荔枝木(果香能透过铁锅传给薄壳),薄壳漂洗干净的入锅,老师傅会用竹耙不停搅拌锅里的水,然后将脱壳上浮的薄壳肉打捞出来,晾干后即成金黄诱人的薄壳米,舀一勺吃绝对鲜香多滋味。最为奇特的是,炉火要用阴阳火,铁锅左右两边水温不同,为的是用竹耙把浮起的薄壳肉拨到水温稍低的一边,因为在高温滚水的另一边,就连原本应该沉在炉底的贝壳也会翻滚上来,一不小心就肉壳全收。壮雄家的薄壳米大概30元一斤,盛夏时高产,过了中秋就肉质单薄了,个人最爱的是炒薄壳,里面放上了金不换(九层塔),吃上一碗你就知道,其实海鲜真的可以当饭吃。

[责任编辑:王晴] 标签:味蕾 薄壳 梅子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登 录注 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

  • 快速突破口语教程
  • 在家轻松做纳豆
  • 21天练就一手好字
  • 颈椎病发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