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让艺术赞美生活——大魔都的文艺范儿

2013年04月12日 08:07
来源:游遍天下

从远东最大屠宰场到风尚发布地

1933 老场坊虹口区溧阳路611号(近海宁路)

过外白渡桥,驶入虹口区。冬日暖阳,弄堂人家纷纷支出晾衣竹竿晒被子,五彩缤纷如凌空悬挂的万国旗。在沙泾路近溧阳路处,苏州河两个支流于附近交汇,一项虹口老城区改造项目让一度湮没在市井之中的远东最大肉食加工厂重现昔日荣耀。

精美几何纹饰在光影交织下,烘托出整栋建筑的恢宏气势;上方直径6米的大型顶棚,仿佛巨型相机镜头,将日光引入,昏暗的混凝土建筑瞬时蓬荜生辉。复杂的水泥桥是前机械化时代传送牲畜的通道,它们与螺旋梯和花柱共同营造出迷宫般的效果

这座充满装饰派艺术气息的老场坊建于1933年,堪称当时的惊世杰作,由英国建筑师设计,所用混凝土全部产自欧洲。上世纪70年代它成了制药厂的车间,随闲置,蛛网遍结。由于曾为远东最大的屠宰场,许多人觉得它晦气十足避让不迭。

直至2006年改造后,它重回人们的视线,从一片阴郁混凝土建筑群化身创意时尚地标:原有洞穴式车间、城堡式过道、独特的桥廊和坡道,结合成完美的室内外空间,在灯光下氛围奇特;木板步道两边,咖啡厅和设计工作室比邻;沿西立面是宏伟的圆柱走廊,遍布高档餐厅。而主建筑原来的一层地下酒窖则被改建成了专业雪茄朗姆俱乐部。

核心建筑4至5楼的中央大厅,空间十足,许多名车新品发布会都爱择址此地。每平方米可承重4吨的玻璃舞台营造剧院效果,甚至配备3.5吨工业电梯,足以载上来一部汽车。由剧院通向屋顶的巨大露台,望得到市井百态和蜿蜒苏州河。边上的工人宿舍,已是创意制作中心,而另一侧的四层发电厂和货栈,即将成为教育培训中心和俱乐部会所。

从七十二家房客到诗意栖居

思南公馆卢湾区思南路55号(近复兴中路)

有一个关于淮海路的秘密是这样说的:“南京路是外地人喜欢去的,而淮海路是上海人喜欢去的。”淮海路之于上海仿佛香榭丽舍大街之于巴黎,再加上它周边如鱼骨般延伸出去的梧桐小马路,落叶如金,上海的老克勒新小资都热爱此地的法式情调。

思南路便是其中的一条,欧式洋房掩映于花木中。上世纪30年代这里是法租界,住着大批军政要员、企业和知名艺术家,周恩来、柳亚子、梅兰芳……在思南路随便一个转身,就是一座名人故居。上海解放后,由于住房紧张,思南路一带的居住密度从1944年的每幢2户发展为平均每幢14户,甚至有的高达17户,违章搭建严重,几十幢花园洋房建筑本身的美感和居住功能遭到严重破坏,老洋房成了贫民窟,被戏称为“七十二家房客”,一家烧什么菜,一栋房子里的十几户人家要闻三四天。

[责任编辑:王晴] 标签:1933年 开距 文艺青年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