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永定集庆楼 找寻最巧妙的逃生通道
每家每户都挂着红灯笼,给土楼增添了更多古色古香的气息。南都记者黄皓摄
到福建永定看客家土楼,可以看气势,土楼群、土楼长城,连成一片,恢宏瑰丽;如果你想来趟“深度游”,推荐去初溪看“集庆楼”一探奥秘———集庆楼可以说是“客家土楼”的一个集大成,是一座天地之间的大“八卦”。
看点
因生活需要,“72河洛式”土楼形成
早春,再次走进福建永定,这座被祖先们赋予了“永远安定”美好意愿的古城,3月呈现出了清明澄朗的气息,尤其是行走在潜藏于山谷之间的“八卦传奇”,人都仿佛有了仙风道骨。
集庆楼,是永定现存的最古老、结构最特殊的圆土楼。72道楼梯将圆楼平均分成了72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含四层,每一层楼都有56个单间,这56户切割成16个“区域”,每个区域含2-5户人家;而每个区域的天井外是公共饭厅,饭厅的门外则是全楼贯通的公共走廊。
土楼的“单元”结构基本一致,首层为厨房、卫生间、天井等,二楼为粮仓,三楼、四楼居住。用72道楼梯分隔开的“单元”,每户一单元,犹如现代楼盘里面的 “叠层别墅”一样,“单门独户”注重私密感与空间感。“72道楼梯”的分隔手法恰好契合了《易经》中“七十二河洛”的说法;也有当地人这样来解释“72” 这个数字:“祖先可能是为了表达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的意思。”
但是此行,土楼专家却告诉我们一个惊人的信息:“集庆楼原本并没有72道楼梯。”原来,这还要回溯到300多年前的公元1744年。也就是说,在集庆楼居住了300年后,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当时全楼仅一道楼梯无法解决近600人大家族拥挤、繁忙的上楼下楼行动,于是,楼主大胆进行改造。“底层不变,仍然是内通廊式,二层以上改为单元式,每个单元6个房间,分别设一道楼梯上下,如果把每一层的楼梯全部加起来,全楼总共有72架楼梯,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廊道用杉木板隔开。”于是,这次土楼内部构造的变革,才有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72河洛式”的土楼。
还有一件不可思议的事,集庆楼这座“八卦土楼”是初溪土楼群“大八卦”中的一员,是群楼之首;整个初溪土楼群有36座土楼,由五座圆楼和三十一座方楼组合而成,全部按照八卦原理分布。
因防御需要,“步步为营”设置警备
集庆楼是一座古堡,而且是一座战御能力极强的古堡。在建筑之初,已经是“步步为营”,将一切的危险与应对方法逐一安排,为子孙后代留下的古堡,堪称用心良苦。
首先从大门说起。集庆楼厚实的门扇早已用铁板加封,而且大门上面还设置了“防火水槽”,这能有效地防备敌人用“火攻”,也是备土楼失火时自救之需。
踏入大门第一步,便能看到“警备”设施:门厅东侧放了一条长木板凳,现在是供游客闲坐或歇脚的功能,但在以前,是专门供夜间值班人员使用,可以躺下休息。
如上所述,自有了集庆楼“新楼梯”的分隔之后,各家各户相对独立、上下方便。据说,楼主的设计还有更深刻的“防御”用意:如果受到外敌侵袭,二层以上单元与单元之间的隔板可以迅速打通,族人们便可以利用内通廊的优势,灵活有效地进行自卫。
可见,集庆楼的防御设置是“环环相扣”。随着集庆楼的楼梯上行,游客会发现在外环的第4层处,有9个突出的“阳台”,这并非用以欣赏风月的“现代阳台”,而是专门用以观察敌情和架设土枪土炮防守的瞭望台,大门上方的瞭望台可直接观察村口的动静。
让游客甚至族人们都想象不到的还有集庆楼的“逃生”设施。早在600年前建造的时候,楼主在集庆楼其中一个房间里设置了“逃生通道”:外面是一层比较薄的夯土墙,看起来跟整个外环的土墙没任何区别,却在里面挖了一个一米多见方的长方形通道口,平时用木板遮盖住,乍看之下,与其他房间无异。
据说,这个通道只有族长等几位重要人物才知道。因为,这个秘密通道,只有在遇到万不得已需要紧急疏散的情况下才临时捅开它,让楼内居民穿过这个逃生通道,直奔后山丛林之中。据说,福建的所有土楼中,能发现这一奇特而巧妙的安全设施者,迄今唯有初溪集庆楼。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48小时点击排行
-
194339
1镜头下的东莞视界:夜生活其实很平淡 -
126677
2游走索契同志夜店 纸醉金迷背后尽是心 -
96572
3迪拜现罕见云海 唯美似天空之城 -
66773
4跟拍酒店试睡师一天 揭秘“史上最爽职 -
61324
5图说内蒙:马上情人节 草原也风流 -
59942
6南京大屠杀档案原件首次公开 将申报世 -
42796
7万达文旅城2月底奠基 王健林放言“超 -
42390
8旅游地产狂热 云南将取代海南成富豪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