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2015-04-30 星期四 农历三月十二

凤凰卫视

探访福建土楼 山坳里的神秘家园

2012年04月08日 09:00
来源:旅游纵览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午饭的农家菜尚未完全消化,我们又将面对另一桌盛宴,那就是田螺坑土楼群的“四菜一汤”。4座圆楼簇拥着一座方楼,客家先人们巧妙地采取顺地势增减一层屋柱高度的方法,形成了依山势错落布局,天人合一的绝景。

四菜一汤的客家风情

这一座方楼环绕着三座圆楼和一座椭圆形楼,在艺术家眼中也许像是一朵怒放的梅花,在建筑师看来也许像是一支磅礴的五重奏,但是在那些世代生活其中的客家人心里,这只不过是放在寻常饭桌上的“四菜一汤”,那是亲人的温度,是家乡的味道,千百年来默默地熨贴着游子们疲惫的灵魂。

我们踏着最一缕余辉走进了第一天的最后一站——裕昌楼。这是一处与比萨斜塔同龄,且堪与其媲美的古建筑,所以号称“东倒西歪楼”。抬头可以看到,从土楼的第3层开始回廊木柱便从左向右倾斜,而第4层回廊的木柱又以同样斜度反方向从右向左倾斜,可是若把1层至5层的木柱回廊看成一个整体,最底部和最顶部的木柱却是保持在同一条轴线上的。虽然二者斜得各有特色,裕昌楼局部结构的斜,与比萨斜塔整体建筑的斜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暮色降临之际,我们终于赶到了预定好的“围裙楼客栈”。客栈的奇特之处是后半楼没有房屋,只有一堵半月形的夯墙,好像前半楼的围裙似的,于是被形象地叫做“围裙楼”。旅途的劳累使我一夜无梦,清晨我们才发现客栈所在的塔下村被称为“闽南周庄”,绝非浪得虚名。

走在塔下河边的小路上,每隔不远就有一条小桥跨越两岸,水中倒映的小土楼错落有致,水边村妇的浣衣声悦耳动听,让人“枕水声入梦,踏涟漪醒来”。村中有名为“德远堂”的张氏家庙。庙前池塘前边两侧石坪上耸立着23支高过10米的石龙旗杆。石龙旗杆也叫石笔,古称“谤木”,原为本族有学衔、官衔的知名人士而立,后来对造福桑梓的海外赤子、百岁寿星等也立杆纪念。据说远在海峡彼岸的张氏后人也建造了一座一模一样的祖庙,却不知道他们能否在复制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的同时,也复制出同样的故乡情怀。

[责任编辑:王晴] 标签:福建 土楼 山坳 农家菜 怀楼 国内游 凤凰网旅游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0人参与  0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

  • 快速突破口语教程
  • 在家轻松做纳豆
  • 21天练就一手好字
  • 颈椎病发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