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中国国家公园 软环境之殇

2012年02月27日 07:50
来源:时尚传媒集团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在理性和感性的博弈中,中国文化更倾向于感性。从科举考试开始,主流价值观就认为意识领域那些华丽优美的形而上思考,才是认识和改变世界的最佳方式。正因如此,我们的国家,有《富春山居图》那样惊艳的画作,有“晓来谁染林醉,总是离人泪”的诗文。但是那个装满认知、体验和欢笑的国家公园,我们有吗?在它的生长过程中,又有着怎样的困境?

今天,一位被称作“当代徐霞客”、遍访中华大地200 多处名山大川的谢凝高教授,始终致力于研究中国国家公园。他曾荣获国家建设部授予的首位“国家风景名胜区事业突出贡献奖”,现为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建设部风景名胜专家顾问。在他看来,中国有自己的“国家公园”,但却问题多多

中国的国家公园从物质载体的建立上看,已显现出规模。但从管理体制的软环境上看,三大缺陷无可回避——主管机关不明确,专职管理人员稀缺且专业功底薄弱,纵向管理脱节。谢凝高指出,管理体制的缺陷,直接表现为随意交付,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和短期利益。在某些地产行业兴盛的地区,甚至出现了开发商垄断风景名胜区的畸形情况。在“摇钱园”里大兴土木营建高级宾馆、开发商业街,是屡见不鲜的“游园一景”;甚至采矿、伐木等在国外发达国家被视作毁灭性破坏的行为,也在少数风景名胜区鸣金开锣。谢高凝认为,“毁景牟利,破坏生态的短视行为,不啻为在对子孙代犯罪。”

除了各种掩盖在保护与发展面纱之下的破坏,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中国的“国家公园”动辄上百元甚至几百元的门票,天然地告知游客,此乃商业行为,大大贬损了国家公园人文关怀的要件。原本属于全国民众共同所有的大好河山,因为高不可攀的价格,成为令许多游客抱憾地选择一辈子只到此“一”游。而国外的情况却恰恰相反。世界各地的国家公园正以低廉的“准入门槛”,实实在在地召唤着人们一游再游。

Tips

教训和经验并存。谢凝高认为国内同样有保护工作到位的“国家公园”,如武夷山。武夷山景区严格划分遗产区和商业区,旅游服务设施设在河东,遗产区所在的河西,多年来基本没有遭到商店和游览设施的蚕食。武夷山居民很配合政府工作,住在遗产区的百姓全部搬迁,退耕还林。西湖申遗也是谢凝高赞赏的范例。

杭州为了申遗,持之以恒整治保护城市13 年,“核心区拆迁、治污哪一项不是举步维艰?杭州这样的大城市能整治好,其他城市更无理由敷衍。”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