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美丽西昌 不止航天一面

2013年06月11日 09:41
来源:人民日报

彝族银饰工艺传承人

火把节点亮民族文化

随着一阵阵叮叮当当的声音,一件彝族妇女头饰在勒古伍拉的手中打磨成形了。“这件头饰要打磨完毕,起码需要3天多的时间,耗费400多克白银。”勒古伍拉告诉记者。

白银在彝族群众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银首饰、银酒具、银餐具等,种类繁多。作为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银饰工艺已经有数千年历史。据勒古伍拉回忆,银饰工艺一直都在传承中繁荣,尤其是伴随着西昌火把节带来的旺盛人气,彝族银饰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每年西昌举办火把节时,凉山彝族自治州各地的少数民族同胞都会穿着民族盛装来到西昌,这其中自然少不了佩戴着各种银饰的彝族同胞。”勒古伍拉说,“这对彝族银饰起了很大的推介作用。”

彝族火把节有着深厚独特的文化积淀,素有“东方情人节”、“东方狂欢节”之称,每年盛夏吸引着众多的四方游客来到西昌。在火把节中,彝族同胞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举办声势浩大的选美活动和服饰比赛,并在夜晚手持火把游行。勒古伍拉正是在火把节上与彝族银饰工艺结缘,并进而通过钻研学习,成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勒古伍拉说,西昌是一座民族文化浓烈的城市,不仅非常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而且还以民族文化生态园等形式不断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有了政府的重视,我相信彝族银饰工艺会和彝族的其他文化瑰宝一起,永远流传下去。” 勒古伍拉说。

“安哈彝镇”的斗鸡人

彝家游里飞“凤凰”

“马有林这小子,算是沾了政策的光了!”在西昌的彝族聚居的安哈镇长板桥村,一提起马有林,村民们都会这么说。

马有林今年26岁,从小便是长板桥村出了名的捣蛋鬼,调皮贪玩的性格,就连他父母也拿他没办法。中专毕业他嫌在外工作工资不高,索性回家种地,结果由于贪玩,家里的地几乎荒废。那时候,村里人提起他,都会叹一口气说:“唉,老马家咋出了个顽童!”

2010年,彝家新寨的建设春风吹进了安哈镇,这座具有浓郁地方民族风情的彝族小镇,由于风光旖旎,环境优美,在彝家新寨的建设中很快变成了整洁美丽的花园小镇,并以“安哈彝镇”的美称闻名遐迩,成为西昌市著名的旅游小镇。每天,小镇上游人如织,大量的游客都被这儿的秀美山水和彝家风情所吸引。

有一天,马有林正在和几个朋友斗鸡,一群好奇的游客围住了他们:“这表演真精彩!”“好玩,好玩!”“能再为我们表演一局吗?”……马有林的心思被激活了,他想,何不组织一个专门表演斗鸡的队伍,既能为家乡的旅游业增添节目,又能作为一份正经事业来做。

说干就干,很快,马有林和几个朋友找到村干部,将自己喜欢的斗鸡加入到村里“彝家游”的内容里。由于形式比较新奇,加上马有林精心策划的表演,每天来观看斗鸡节目的游客络绎不绝,门票收入每天少说也有几百元。村民们见到马有林,都会打趣道:“小马,你那不是斗鸡,是咱们这小寨的金凤凰啊!”

[责任编辑:王晴] 标签:航天 西昌 旅游 凤凰网旅游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