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王克勤:制定国策的人没有痛苦感

2013年04月01日 13:41
来源:凤凰网旅游

 凤凰网旅游讯 2013年3月30日上午9点30分,由凤凰网旅游、凤凰网公益主办,黄果树旅游集团协办的“凤凰网公益自驾行——关爱留守儿童”研讨会,在贵州省安顺市黄果树大洋小学举办。与会的各界人士一起探讨,在目前的体制和环境下,如何从生活、心理层面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帮扶。

著名调查记者、大爱清尘公益项目发起人王克勤在研讨会中发言,他认为制定国策的人的孩子不在农村,不存在留守情况,因此没有痛苦感,没有切实体会到留守儿童的权益。以下为王克勤发言的实录。

著名调查记者、大爱清尘公益项目发起人王克勤

贵州经济发展的程度排名一直在倒数第一、第二,或者是甘肃倒数第一或者是贵州。留守儿童的问题也持续在被社会关注,对公共社会发展转型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我觉得有几点我觉得需要强调,第一点就是对于大的趋势,解决农村的问题最终也就是解决农村、农民、农业,包括农民工的问题。

尤其是解决农民工的问题,且不说整个国家发展的经验,单靠我们过去30年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两点,我们过去在改革开放之前,农业人口的数字在中国占到将近90%,但是到现在城镇居住的人口已经是5个多亿,也就意味着将近有40%人口已经迁徙到城镇,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城市化这样一个转型,根据对美国社会的一个观察,美国在1860年之前农村人口也占到90%,到1960年之农业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欧洲经济国家也有这过程,所以这是最终的农民的出路在变成市场,更多的农民必然要转型到城市去生活,因此城市化和工业化这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的过程。

我个人也是农家子弟,我回到我所在的村庄就有了非常重要的观察,我就发现我的很多同学,我们家很多的人在我当年高考之前基本上都聚集在村庄,现在回到村子里去找一个同学,除非过年春节期间找他,平时很难找得到,安排,也就我们政府在这个制度安排上存在严重的失当,甚至错误,我们能不能设计一条制度,至少适度的做一些调整,让进城的农民至少人过少能住得上最普通最差的房子,生活尚且能过得下去,这样他就可能把自己的孩子会带到城里有得学上,因为没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出现了留守儿童问题,谁愿意把孩子扔在大街上,孩子在哭,母亲在哭,电话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所以根本的问题还是要解决这些问题,问题是制定这些制度的人不存在这样的痛苦,制定国家政策的人他们的孩子不在农村,他的孩子不留守,留守的有留守儿童的这些农民在全国人大的发言的机会,农民工没有表达的权力,这是问题的存在,那么我是公开要批评一些问题。

包括我们村里的很多年轻人非常想进城去,想发展,他们都愿意那样的环境,所以孩子留在村子,只能留给自己的父母以及爷爷奶奶带,爷爷奶奶带就会存在对孩子管教上跟父母管教上的差异,有时候就溺爱,当然也不能,这里面我同意侯老师的意见,就是留守儿童问题不能放大,客观的来看,放大了以后可能产生对留守儿童负面的心理健康评价,这样不好的印象,他们跟农村中父母亲在家的孩子差别其实不大。  

 

无奈制度性歧视 乡村教师作用举足轻重

解决农村问题的办法在于减少农民。农民的出路在于变成市民,资源分配的不公,劫贫济富式的发展问题,让农民工无奈地将自己的子女留在家中。让孩子在城市有学可上,让农民工在城市有基本的居住、生存条件,取消户籍所带来的制度性歧视。要让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第三方共同参与其中,在这里,乡村老师的关怀和疏导,任重道远,举足轻重。

 

[责任编辑:王晴]
打印转发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时尚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时尚",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