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庐山山南宫观

2011年10月20日 13:08
来源:乐途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简寂观原名太虚观,在庐山南麓金鸡峰下,是南朝宋著名道士陆修静修行处。陆修静博精星象,好方外游,青年时遍访名山,求仙学道。于刘宋大明五年(公元461年)到达庐山,爱金鸡峰下水秀山灵,遂建观其下,名曰太虚。采药炼丹、传授门徒、静心颐神、撰写道经,在庐山度过了七个年头。陆修静逝诏溢简寂先生,取“止烦曰简、远嚣在寂”之意,由是太虚观改称简寂观。

简寂观在当时是庐山乃至江南最大的道观,庙宇宏丽,规模雄伟,金宫玉阙,倚崖六层。观中的藏经阁,有陆修静奏请御赐道经并经诫、方药、符图1228卷,据说是用“龙箧贮存”,相当讲究,是当时道教最大的经库。

简寂观四周风景极佳:观后有苍翠古樟和陆修静手植的14棵六朝松,这些古松“龙鳞雪斡,蔽日干霄”,“偃者拂地、耸者入云”,虬枝古斡图画所不能写,一千多年来一直是庐山胜景之一。林中有听松亭、白云馆、朝真馆、炼丹井、捣药臼、洗药池,以及陆修静讲道与观星象的礼斗石,观后有布袋崖,传为陆修静升仙处。

从晋朝到唐朝,简寂观一直彪炳辉煌、闻名天下。但到了元朝以后,由于道教失去皇家的支持,简寂观也就逐渐衰落了,昔日的亭台楼阁都被雨打风吹去。近年来,随着庐山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宗教政策的落实,简寂观又逐渐受到世人瞩目,简寂观的恢复开放已为期不远了。

康王观

康王观在星子县西四十里庐山康王谷中。据《庐山志》载:“康王者,楚怀王之子熊绎也,秦灭六国时,王避乱谷中。秦将王翦追之急,天忽大风雷雨,翦人马不能前,得脱。遂隐谷中不出,因名其谷曰康王谷。”萧粱大同年间,道土张族深栖康王谷中学老子之术,以丹药符篆救人疾苦。梁武帝为嘉奖其道行,赐名“康王观”。

康王观背靠悬崖峭壁,前俯清溪,光鉴照人。四周古木参天,是修道炼丹的极佳之地。宋熙宁中,又赐名“景德观”。建炎中遭兵毁后移建于白龙湾西,香火兴旺。观边有珍珠柏千年古树一株,据传有一次被山贼焚烧已枯,后有一异人将一粒丹丸放人裂缝,树竟又复活。宋代理学家朱熹、道教理论家白玉蟾皆曾游历,并有诗描写其壮丽辉煌的建筑和秀丽奇绝的风景。

灵溪观

灵溪观在庐山紫霄峰下,旧名祥符观,又称三将军庙。据《庐山志》载:秦时有武士十三人,弃官南游求仙至庐山。其中十个人去了豫章,惟唐健威、李德殳、宋刁云三人隐此修道。—天晚上,忽大风雷雨,所居洞之左右忽成二溪。盘石上有“神化灵溪、玉简标题,真人受旨、玉涧潜栖”十六字。后人便在他们修行的地方建观纪念名曰灵溪。南齐永明三年,道士宋文超重建,宋朝赐名灵溪观。

灵溪观今虽不存,但三位将军弃官不做,修道成仙的故事却是庐山道教产生的最早渊源之一,影响深远。

太乙宫

太乙宫在庐山山北莲花峰下,是三国时神医董奉治病、种杏、炼丹、采药的地方。所以又称杏坛庵、董奉观。

在群雄争霸的三国,董奉先后隐居在庐山山南的般若峰与山北的莲花峰下,采药炼丹,行医济世。董奉为人治病不取钱财,惟令轻病愈者种杏一株,重病愈者种杏五株,数年后郁然成林。杏子大熟后,董奉于林旁作一草仓,出榜示人云:买杏者不须报,但将谷一器换杏一器去。有人置谷少而取杏多,林中便有神虎吼而逐之。后遇饥年,董奉将所得谷尽散贫者。董奉又曾在莲花蜂下结庵而居,供奉太乙真人,庵因名太乙宫。董奉仙逝后,后人为缅怀其不分贵贱、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又将太乙宫改称董奉观、杏坛庵。而今,杏坛庵虽已毁于战火,但董奉的“杏林精神”却由此跨越了时空,走出了国界,千百年来不绝于响。

铜马庙

铜马庙在庐山康王谷中,前有毒龙潭。

相传谷中有新朝王莽时所铸锕马一座,天长日久而成精怪,危害乡间。百姓建庙祀之,铜马却更加变本加厉,而毒龙潭中溺死百姓的次数也愈来愈频繁。

至隋朝时,有道士丁元真,得三洞经法,能役鬼神,符敕铜马并迁庙于潭西,妖患始得到平息。

白鹤观

白鹤观在星子县西北二十里庐山五老峰下。唐弘道元年敕建。宋祥符年间赐额。为唐开元时道士刘混成故居。

白鹤观背负五老,其峰峻峭撑天,五峰涧水由犀牛塘流出,绕观前后,水秀山明,东坡居士称为“庐山胜地第一”。其(白鹤观)诗序云:“司空表圣自论其诗得味外味;‘棋声花院静,幡影石坛高’之句尤美。余尝独游五老峰白鹤观,松荫满地,不见一人,惟闻棋声,然后知此句之工”。

自鹤观旧有苏轼书“玉佩琳琅”四字石刻,今不知于何处。白鹤观于抗战期间被日军烧毁。现存丹井、捣药臼、刘混成手植松杉及第四纪冰川遗迹。

寻真观 昭德观

唐代开元盛世,不愁吃穿的仕女,多以寻仙访道为时尚,栖隐深山,炼丹采药,以求长生不老。玄宗时侍郎蔡某之女蔡寻真,宰相李林甫之女李腾空,相约到庐山学道。蔡寻真居九叠屏之南结冲虚观,李腾空结延真观于屏风叠之北。二人经常聚会,研习道教经典,交换心得,并以丹药符箓救人疾苦。九江太守许浑将她俩的事迹上报朝廷。唐德宗下诏以冲虚观为寻真观,延真观为昭德观。诗人李白曾送妻宗氏入庐山寻李腾空学道,并有诗赠云:“羡君相门女,学道爱神仙。素手掬青霭,罗衣曳紫烟。一往屏风叠,乘鸾着玉鞭。”

寻真观又名咏真洞天,道书记为第八洞天。宋王阮云:“鸾升天上五峰青,龙住山中九叠屏。知有洞门藏水底,倚栏我欲眺清泠。”

蔡寻真、李腾空仙逝之后,其弟子收其簪简而瘗于旧居,三元八节百姓咸来祭祀,年年月月,经久不衰。皇祐年间,道士李如海居昭德观,手植松杉万株,经营庙宇五十间,重门巍殿,堂奥廊庑,壮丽辉煌。又建真游亭,以奉李腾空之遗物,建翠微堂以览山水之胜。二观今虽皆废,然咏真洞天仍是道从心仪之地。

元妙观

元妙观在星子城北,庐山脚下。始建于宋祥符年间,初名天庆观,至元朝改称元妙观。元末毁于战火,明洪武年间,道士周元隐寻元妙之故址结庵而居。洪武壬子年间,星子令金华朱祟道,动员民众集资赞助,修缮恢复元妙观。此时周元隐已八十余岁,仍事事亲为,不遗余力。并语人曰:“吾法嗣必有兴者”。未几长逝。其弟子张碧霄偕道侣龚碧渊、钱融观协心度财庀工,重建三清殿,题其额为“洞清之殿”。后万历年间,巡抚翁溥析为二观,一迁城东门内旧慈化院基,名东元妙观。一迁城西门外旧能仁寺基,为西元妙观。

元妙观擅山水之胜,占平壤,临垣衢,岿然独立,为匡南之伟望,有“谷岩洞天”、“瑶玉洞天”之称。

老爷庙

老爷庙位于鄱阳湖北崖都昌县左蠡的龙头沙山中部。原为船民祭祀龙王,祈保平安的“龙王庙”。元末明初,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进行激烈的帝位争夺战,曾在这里遇险,后被一只大鼋所救。朱元璋得救后非常感激,下诏扩建此庙,赐名“鼋将军庙”。不久又加赐封“定江王庙”。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嘉庆帝再次加封赐号“显应”,知府狄尚绸、知县陈煦分别作《加封显应元将军庙记》。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老爷庙再次维修扩建,并塑“定江王” 神像,雄伟壮丽,金碧辉煌,光绪帝曾派遣钦差前来祭奠。抗日战争时期,遭日寇飞机轰炸,严重损坏。

斗转星移,解放后都昌县人民政府为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多次对“老爷庙”进行修缮,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开发景点。1996年,经政府批准设立“显应宫道院”,为开放的道教活动场所。现经九江市道协会长叶至明道长多方筹集资金,修复开放。重修后的庙宇仍保持明清原貌,坐北朝南,与庐山、星子隔湖相望。四周有朱元璋的“插剑池”及手书“水面天心”摩崖石刻和朱元璋点将台等遗迹,还有着“鄱阳湖魔鬼三角区”、“百慕大”之称的老爷庙水域。

玄妙观

玄妙观位于庐山金竹坪,背靠九奇峰,面对铁船峰,四周峰峦如莲花瓣状环列,护卫着莲蕊般的玄妙观。

玄妙观乃光绪丙子年(公元1876年)道士尉自明募化集资在千佛寺废址上重建。时任湖北督军、湖北参政会主席的张伯烈亲书“玄妙观”匾额。玄妙观由是声名大振,香火兴旺。

道观周围有楚天阁、护松亭、许旌阳炼丹炉、蒲剑池等遗迹。而今,仙人洞道院正募资恢复,玄妙观的重兴指日可待。

宫亭庙

宫亭庙在南康府(今星子县城)宫亭湖上。其神著灵,能分风劈流,为来往船只护航。

《文献通考》载:先是江中有蛟为害,旌阳令许逊斩之,小蛟逸去,后颇为害,行舟多覆溺者。大中祥符三年,内侍照履信,奉使过沧湖,有龙长十余丈,自空而下,须臾暴雨,因焚香祀之,翌日龙自湖中乘云而上。又有筏过湖,忽有巨蟒登筏筏遂沉,俗言即庙神也。遂诏官吏祭蛟,又改蛇山为吴山,立庙山侧,下即其穴。六年十月,上作戒文,遣使赉往石刻,仍致祭,自是颇有灵应。

卧龙庵

卧龙庵在庐山五乳峰下,卧龙潭边。

据《杨时文集》载:庐山卧龙庸有刘道人,自云百余岁,碧眼,不粒食,惟食柏饮水。每客至,必先知之,欲望见而不果。刘道人逝后庵废。其后朱熹知南康军,复建庵而绘诸葛武侯像于其中。又别于潭旁立亭,曰起亭。又亭于庵之傍,曰修白亭;欲俟解组居之。会迁官去,不果居,后并废。明嘉靖中,都御史何迁复就潭北起亭,并刻(出师表)及晦翁诸诗于台。

标签:山山 陆修静 庐山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