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安顺“野人谷”的前世今生 游离在社会边缘

2012年02月20日 11:46
来源:乐途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因为习惯长期迁徙,人们称他们为“辗家族”;因为长期无户籍,人们又称他们为“野人”,他们定居的地方,也被称为“野人谷”。这个特殊的部落位于安顺市黄果树镇蒋其村六组,共生活着15户人家88口人。30多年来,这个几乎被社会遗忘的群落一直游离在社会的边缘,蜗居在沿山搭建的简易木棚中,过着极度贫困的日子。近日,记者来到距黄果树镇约10公里的蒋其村,探访了这个神秘的特殊的部落。

黄果树惊现“辗家族”

数百年来,在安顺一带,一直流传着一支极富传奇色彩的苗族同胞:他们居无定所,在山中狩猎为生,晚上睡觉时,一户人家就围着一个背篼睡觉。对于这支苗族来说,一个背篼就是一个家。因为长期有着迁徙习惯,所以这支苗族又被称为“辗家族”。

“辗家”,有着辗转多次搬家之意,实际上就是迁徙。

虽说“辗家族”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但他们是否真实存在?他们是如何“辗家”的?外界鲜有人知道。

前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听说了在距中外闻名的黄果树大瀑布约10公里的黄果树镇蒋其村,就生活着这样一支“辗家族”。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他们一直沿袭着祖先们的生活习惯——迁移,至2004年,当最一户“辗家人”迁徙至此定居后,这里共聚集了15户“辗家族”,如今,这里共生活着88口“辗家人”。

近日,记者从黄果树镇出发,车沿着简易公路,经过1个多小时,爬过几座大山后,终于下到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坝子中。这里就是蒋其村了,简易公路到此为止。随后,记者一行步行40多分钟后,终于在一座延绵不绝的大山下,看见了一座石山。石山下面,是一条深深的山谷,对面,也是一座延绵不绝的大山。

传说中的“辗家族”就生活在这座石山周围。这里,一直被当地村民称为二冲。

石山上,长着一笼茂盛的竹子。石山周围,横七竖八散落着一些用木棒搭建的简易木棚,每个木棚的面积都在40平米左右。好几个木棚由于向一侧严重倾斜,用几根木棒支撑住。除少数“屋顶”是用茅草盖的以外,大部分都是用石棉瓦盖的,遮风挡雨的“墙壁”和门,都是用竹条编制的。一些木棚,还傍着岩洞搭建,人就住在洞穴里。

木棚之间的一些空地上,三三两两站着身穿苗族服饰的男女村民正在闲聊,几条狗和几只鸡、鸭在一旁的草丛中游荡觅食。一棵一人多高的树桩上,一个小女孩正在荡秋千,周围站着几个小孩。

一切都让人感觉到异常恬静,恍若走进了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祝正德一家迁徙到八河

石山的顶部,有一块上百平方米的空地。这里搭建着两个木棚,一个木棚盖的是石棉瓦,一个木棚盖的是茅草。

住在茅草棚里的,就是这个部落德高望重的寨老祝正德老人和他的妻子。四面透风的木棚内,到处堆放着杂物,被分为三个狭小的生活区域,左右两侧各安放了一张床,右侧是两老的“卧室”,左侧是两个孙子的床,中间算是“火堂”,放着一个有些年头的装粮食用的竹箩。竹箩旁一个铁三脚上,放着一口黑漆漆的铝锅,祝正德与妻子正往铁三脚里塞柴火煮午饭,一股股青烟不时从茅草棚的顶部冒出来。

祝正德今年72岁,是这个部落的元老。

“听说你们是‘辗家族’?”面对记者的问题,老人显得茫然。显然,他不知道什么是“辗家族”。但是,老人说,他们这一支系的苗族属于大花苗,听说祖先们一直在深山老林中以狩猎为生,所有家当都装进一个背篼里,没有固定的住所,走到哪里,天一黑,一户人家就围着一个背篼睡觉。

大约一百多年前,他们的祖辈追逐着森林猛兽来到了贵州的纳雍县一带。直至解放后,祝正德一家及其他苗族同胞才在纳雍县的昆寨乡、锅圈岩乡定居下来,过上了不再“辗家”的安定生活。

1960年,是“三年自然灾害”的最后一年。祝正德说,他的父亲于1960年去世,家里还有母亲、一个哥哥和两个弟弟,全家共有5口人。由于在村里的集体伙食堂实在吃不饱饭,生活过不下去,祖先们遗传的基因又开始起作用——全家人经过商量后,决定像老祖宗们一样“辗家”,寻找一块能讨生活的地方。

此前,祝正德一家曾听一个亲戚讲过,在镇宁马厂乡一带,帮人栽秧、种包谷,每帮三天,就可挣到3斤左右的包谷。这个消息对当时的祝正德一家来说,充满了诱惑。

1961年2月份的一天,祝正德的母亲私下买了10斤玉米,将一口砂锅、磨好的玉米面装进一个背篼后,带着四个儿子开始向约200公里外的镇宁马厂乡迁徙。迁徙途中,饿了,全家人就支起砂锅煮玉米糊糊吃,黑了,就围着背篼在山上睡一晚。

大约7天后,祝正德一家终于来到了镇宁县马厂乡一个叫八河的村子。

到了马厂乡八河村,祝正德一家在村外一个岩洞内搭建了一个仅够一家5口人住的窝棚后,全家5口人就开始早出晚归,到附近的村寨揽活。

靠着帮人卖劳力,祝正德一家终于过上了“三天得3斤包谷”的好日子。帮人做短工的间隙,母亲又带着祝正德四兄弟在附近荒山上开荒种包谷,一年时间就开了3亩多荒坡。一年下来,加上帮工挣来的包谷,他们终于告别了吃不饱的日子。

再次“辗家”到二冲

那些年,像祝正德家一样,从纳雍县昆寨乡、锅圈岩乡来到镇宁马厂、沙子乡等地讨生活的苗族至少有20户左右。

1964年,24岁的祝正德情窦初开。这年,经人介绍,他来到10几里外的蒋其一个叫刺堡堡的地方做了上门女婿。他上门的地方,就在二冲石山附近。在这里生活了8年后,即1972年,祝正德带着妻子又返回了八河村随母亲生活。

此时,祝正德已经有了两个小孩,他的哥哥和弟弟也有了小孩。“人口增加后,稀饭变得更稀了”,祝正德说,几亩荒地和帮工的包谷已难以养活这一家人了,在八河度过4年的艰难生活后,他又作出决定——“辗家”,让八河的荒地养活母亲和哥哥、弟弟一家。因为在二冲石山的刺堡堡生活过8年,他知道二冲一带有大量荒地可以开垦。于是,他决定将家“辗”到二冲。

那个时候,同样从纳雍县到马厂的王开贵家的情况与祝家极其相似,王开贵家有父母、一个兄弟和两个妹妹共6口人,八河的荒地也难以养活这一家人了。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也正是这一年的春天,经过商量后,祝正德一家4口、王开贵一家6口,加上单身一人的刘学华3户共11个人背着3背篼家当——玉米面、砂锅、碗筷、锄头,告别家人,向10几里外的二冲进发。

到达二冲后,他们便选择在石山周围安家。不到一天,三个窝棚就沿着石山搭建起来。随即,3户人家开始日夜在坡地上开垦荒地。那个春天,每户人家大约都开垦出了一亩左右的荒地。到了播种的季节,三户人家都激动地将希望的种子一枚枚丢进开垦出来的地中。几个月后,收获的季节到了,每亩地产出了约300斤包谷。

仍然不够吃!于是,他们又开始在附近村寨觅活打短工,挣点包谷来添补,如此一来,比在八河的日子好过多了。

第二年春天又来了,这3户人家又抓紧时间开垦荒地,这一年,每户人家又开垦了1亩多。这样,每户人家有差不多2亩地了。这一年,每户人家均收获了约600斤包谷,日子比上一年过得宽裕了。

第三年后,听说祝正德、王开贵、刘学华3户人家不但在二冲站住了脚,而且小日子还过得不错。于是,曹永民带着一家老小4口人,从纳雍县也将家“辗”到了二冲,投奔祝正德等人。

曹永民一家辛勤劳作,两年时间就开垦出了3亩荒地,而此时,先期来定居的祝正德等3户人家,每户的荒地已有8亩左右。

二冲容纳了15户人家

此后,陆续有祝正德等人的亲戚从其他地方迁徙到二冲来。

今年54岁的李提民,原籍纳雍,30多年前,他来到镇宁沙子沟帮一户村民家放牛,混口饭吃,后来听说祝正德等人在二冲立足后,便辞掉放牛的差事来到二冲,融入到了祝正德们的生活中。有了自己的荒地,有了包谷,几年后,李提民还成了家。他还记得,结婚那年,他花了90块钱来“热闹”,请亲友吃饭、喝酒,还吹了芦笙。他说,要是继续在沙子沟帮人放牛,哪会有这么幸福的生活。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亲友们介绍,先后到二冲定居的苗族同胞已差不多10来户人家了。石山周围可以开垦的荒地差不多都开完了。此时,石山已变得很热闹了,周围的空地里、岩洞边,搭建了一个个简易的窝棚,还有了鸡鸣犬吠,形成了一个自然村寨。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土地开始实行承包责任制。当二冲人正忙着开垦荒地时,周围村寨的村民们正忙着分土地。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90年代初,附近村寨的许多村民都忙着外出打工、或者忙着做生意挣钱,许多村民外出后,承包土地便出现没人耕种的情况。

二冲人开垦的荒地再好,也没有附近村寨村民们耕种了好多代人的熟地好。荒地一是土质差,二是处于坡度较高的地方,不便于耕种。于是,二冲人开始放弃养活了他们多年的荒地,向附近村寨的村民租地来耕种,一年劳作下来,除了交给村民们包谷,每户人家每亩地可收600斤包谷左右,这比荒地的产出高多了。

2003年,随着最后一户杨姓人家从纳雍迁来,二冲共容纳了15户“辗家人”。

标签:野人谷 安顺 辗家族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