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旅游污染让云南女儿国泸沽湖流域“很受伤”

2012年03月07日 08:59
来源:中新网 作者:顾一航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泸沽湖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6日起公示,其中明确指出,旅游污染已成为泸沽湖流域主要的污染源。

泸沽湖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湖水清澈蔚蓝,湖心多岛,林木葱郁,是一个远离嚣市,未被污染的处女湖,水质一直保持在Ⅰ类标准。在泸沽湖畔生活的摩挲人至今仍保留着母系氏族婚姻制度,泸沽湖也因此得名“女儿国”。

近年来泸沽湖声名鹊起,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神秘的民族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踏访。潮水般涌入的人流不但改变了当地居民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也给泸沽湖相对闭塞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泸沽湖流域内的旅游接待设施主要位于湖泊西北边沿洛水、里格一带,形成旅游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的区域,用水方式逐步向城市方向靠近,游客聚集程度较高,旅游污染对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氨氮排放总量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4%、41%、55%、76%。

此外,泸沽湖流域村落污水收集设施落、治理工程单一、湖滨带建设滞后等也加剧了旅游业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冲击。

针对此种情况,《泸沽湖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提出,截至2015年将投入3.5亿元人民币,用于合理布局湖区空间开发区域,进一步优化旅游发展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以及旅游开发、村落建设布局,把旅游及旅游接待地污染源全面削减转移至外流域,使削减率达80%以上,水体水质稳定保持地表水Ⅰ类水质目标。

为与泸沽湖旅游业发展相配套,泸沽湖机场预计将于2013年通航,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45万人次,届时,将有更多的人探访这片“未开化的神秘之地”。如何在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间寻求平衡,还需等待时间的检验。

[责任编辑:王晴] 标签:泸沽湖 旅游污染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