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成立
从古建、古树、山形水系,到瓦片、彩画、湖水空气,颐和园的每一个“细胞”,都将接受全面监测和实时监控,建立成长档案,享受文化遗产待遇。昨天,“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在文昌院景区挂牌,正式将遗产监测工作纳入系统化、科学化管理。
颐和园现有古建筑3666间,古树名木1600多棵,园藏文物近4万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颐和园对于“遗产监测”并不陌生。2009年,颐和园启动遗产监测,主要方向是采集古建筑的基础数据。借助GPS、三维激光扫描等科学技术,颐和园将古建筑基础信息的精确度提升至毫米,并囊括了每一个构件。目前,佛香阁的数据采集已完成,德和园和石舫的数据采集正在进行中。目前,数据库记录的数据已增至350G,为古建筑的价值评估和风险评估提供了基础资料。
但遗产监测的手段、周期,以及所获取的数据,存在局限性和随意性的问题。颐和园有关负责人表示,成立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是为了实现数据采集、分析、研究系统化,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实施保护工程,提升遗产地的科学管理水平。在中心数据库中,园内每个“细胞”都有成长档案,在周期性的数据监测过程中,发生一点变化都会立刻知晓。
颐和园文物部副主任周尚云介绍,重点监测对象为四大类遗产。包括古建筑、古建遗址、建筑彩画、古树名木、植物景观、文物等遗产本体监测;极端天气、水环境、土壤、地震、生物多样性等环境要素监测;游客量、重大活动、噪声调查等人为活动影响监测;管理保护体系监测等。这样一来,昆明湖的水质,甚至土壤中的微生物都会与古建和古树一样,享受文化遗产的待遇。
根据监测情况,颐和园将设定预警指标,进行保护性干预。颐和园年接待游客约千万人,对于室内展厅的可移动文物来说,二氧化碳是需要被监测的污染源之一。游客高峰期,如果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出限定值,监测点会发出预警,颐和园将视情况采取限流措施。古建筑一旦发生变形、沉降、位移,监测点也将立刻报警,把数据实时传回中心。
现场 3分钟激光扫描古建健康
登上颐和园昆明湖上的石舫,衬着湖光水色,整座由巨石雕成的船式建筑风光独好。船头阳光洒落处,橙色的三脚架支着一个银色的盒子,对准石舫上的舱楼。工作人员按下启动键,盒子中的黑球开始“嗡嗡”转动,一旁的电脑屏幕随即浮现出不同颜色的小点。3分钟过去,电脑屏幕上的小点露出真容,正是眼前舱楼的三维图。
“你看,这条大梁略微有些变形了。仅凭肉眼,是看不出异样的。”颐和园建设部副主任刘瑗指着三维图说。一般发现古建上有裂缝,工作人员会采取贴条的方式,过一段时间,如果纸条裂开就表示裂缝又扩大了。但利用三维激光扫描这种科技手段,不仅能对古建进行精细测绘,还能及时发现隐疾。
记者将三维图放大,才看清组成图形的是无数个小圆点。“这是对建筑物的扫描定位点,在利用激光测距的过程中,最小的定位点间距仅为0.3毫米。”工作人员介绍,每次的扫描数据都会入库,与前几次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一旦局部结构有变化,定位小点们就会立刻“报告”,使古建的健康状况尽在掌握。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194339
1镜头下的东莞视界:夜生活其实很平淡 -
126677
2游走索契同志夜店 纸醉金迷背后尽是心 -
96572
3迪拜现罕见云海 唯美似天空之城 -
66773
4跟拍酒店试睡师一天 揭秘“史上最爽职 -
61324
5图说内蒙:马上情人节 草原也风流 -
59942
6南京大屠杀档案原件首次公开 将申报世 -
42796
7万达文旅城2月底奠基 王健林放言“超 -
42390
8旅游地产狂热 云南将取代海南成富豪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