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颐和园“到此一尿”让多少国人蒙羞!

2013年07月07日 09:1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5日专电(记者卢国强)被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中国皇家园林颐和园又“火”了,但这次却是因为“不文明”。

媒体报道,几天前在颐和园十七孔桥附近,十余名游客在众目睽睽下集体随地小便,被路过的网友和外国游客拍照“留念”。看着这照片,不知会让多少“文明古国”的人汗颜。

其实何止颐和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此地不许大小便”的告示并不新鲜。“不许随地大小便”,相信这是每个人在人生之初便被屡屡教导的简单行为约束,同样不能怀疑这十余名游客受教育的水平——即便是文盲,也应该接受过这种最基本的教育。

“没素质”“不文明”,公众发出对这十几名游客的严厉批评。何为素质?何为文明?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就是社会规则的建立和对社会规则的自觉遵守。我们不是没有规则,可就是在“我方便就行”这种自私心理的作用下,多年来已经形成的公序良俗却被屡屡打破:

“红灯停,绿灯行”,耳熟能详的歌谣已经拦不住汹涌而来的“中国式过马路”人潮;地铁里加塞、抢座引发争执甚至拳脚相加更是每天都在发生;“xxx到此一游”成为多少旅游胜地的尴尬一“景”。

网上盛传的“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提到,不管遇到多大的事,中国人第一个反应是“找关系”——对潜规则的热衷也正是对显规则的背离。

我们的国家正在发展中,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但这不应该成为打破社会规则、肆意妄为的借口,道德不应该成为比法律更低的社会底线。

每每网上贴出诸如“看国外车辆如何避让消防车”这样的帖子,往往让国人惊讶于老外们的“守规矩”;通过各种媒体和影视作品,我们也能了解到老外们在社会生活中严谨,甚至于“刻板”。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空羡慕别人的“高度文明”,不如改变我们自己。

对于“法不责众”的借口,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将每个人的社会行为与诚信系统挂钩?让“中国式过马路”者、“颐和园十余名游客”们诚信等级下降,直接影响到银行卡的信用额度、免费享受某些公共服务,既免除了现场处罚带来的口舌,又能让不文明者感到切肤之痛,形成约束力。

养成一个文明习惯,往往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在这些随地小便的游客身后,不知是否有他们的后代目睹了父辈的行为而因此影响到自己,在文明习惯尚不能成为所有人的自觉行为的时候,更需要强有力的社会规则约束每个人的行为。

[责任编辑:曹晓娟] 标签:颐和园 国人 游客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