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落成 即将对公众开放
新华网郑州7月18日专电(记者桂娟、方栋)记者从洛阳市文物管理局获悉,依托古代建筑群山陕会馆而建的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近日落成,布展工作也已基本结束,即将对公众开放。
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以实物、图片、多媒体展示等手段,全面讲述了洛阳与大运河的关系以及洛阳所遗存的大运河文化遗产,让公众了解隋唐大运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及其重要历史意义。
作为中国古代重要都城,洛阳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在国家文物局确定的大运河首批申遗点段中,洛阳市的回洛仓遗址、含嘉仓遗址160号仓窖名列其中。
图片展主要包括隋唐大运河的开凿、繁荣和作用、运河遗珠、保护和申遗等四部分;实物展则展出了洛阳地区发掘或征集的与大运河有关的文物,如河道河堤石构件、含嘉仓粮食标本、仓窖模型等。
长沙窑奔鹿纹青瓷执壶、越窑双系瓷注子和三彩珍珠纹贴花带盖罐等运河典型文物,将通过全息投影方式展示,以增强游客的直观感受。
中央广场上,还制作了一块150平方米的大运河水系浮雕图,浮雕图中,隋唐大运河流向、分布及沿线城市一目了然。
在山陕会馆,舞楼曾是一处重要演出场所。为了延续舞楼的演出功能,博物馆依托馆属的两个国家级艺术中心,精心打造了一场全息奇幻情景剧《洛神赋》。
据有关史料记载,洛阳山陕会馆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间,由山西、陕西富商捐资而建,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舞楼、拜殿、正殿及照壁等。2006年,山陕会馆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介绍,山陕会馆自1996年正式收归文物部门管理后,一直处于保护、维修状态。大运河申遗工作开展后,洛阳市文物部门经过反复考虑和论证,决定将其改建成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山陕会馆文物保管所所长、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馆长李虹说,山陕会馆其实就是大运河的“附属物”。虽然山陕会馆建于清代,年代上好像与隋唐大运河相距甚远,但正是因为大运河漕运发达、商贾云集,会馆才得以建立。
作为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早期建筑组群,山陕会馆有许多独到之处:高7.6米、宽13.4米的“品”字形照壁,为豫西现存最大琉璃照壁;拜殿梁架上的彩绘,其面积之大、保存之完整为河南一绝,“龙穿牡丹”“凤穿牡丹”和麒麟等彩绘,色彩至今依然艳丽;大量的木雕、砖雕、石雕、匾额、对联等,是研究豫西清代民俗、民风的珍贵资料。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48小时点击排行
-
194339
1镜头下的东莞视界:夜生活其实很平淡 -
126677
2游走索契同志夜店 纸醉金迷背后尽是心 -
96572
3迪拜现罕见云海 唯美似天空之城 -
66773
4跟拍酒店试睡师一天 揭秘“史上最爽职 -
61324
5图说内蒙:马上情人节 草原也风流 -
59942
6南京大屠杀档案原件首次公开 将申报世 -
42796
7万达文旅城2月底奠基 王健林放言“超 -
42390
8旅游地产狂热 云南将取代海南成富豪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