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煤炭博物馆体验式自助游攻略
(当一回矿工,下井亲自体验挖煤的过程 作者:斩风)
在巷道里微弱的光线中拐了两个弯,我突然想起古希腊神话故事中克里特岛关着牛头怪物的米诺斯迷宫,英雄忒修斯带领我们正准备为民除害——这可真有点“撒偏风”。实际上我们是在一条模拟矿井的巷道里,这里没有怪物,这里不讲希腊神话,只讲乌金——煤炭的故事。只是这些地下巷道出乎我意料的深远,即使随处都有指示牌,若没有漂亮的解说员带领着,我们早就晕头转向了。
山西是个旅游大省,但省会太原除了南郊的晋祠,就几乎再没什么令游客感兴趣的地方了。然而每凡到一个省会城市,我都会心心念念当地的博物馆。山西是个文物大省,省博物院自然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然而,山西还有另一个身份是煤炭大省,这也是众所周知的,可是“中国煤炭博物馆”就在太原却鲜为人知。
山西省煤炭资源总量排在新疆和内蒙古之后位列全国第三,但商品煤调出量却是全国第一;这和中国煤炭在世界上的地位恰好相同:中国的煤炭资源总量排在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位列世界第三,但产量却是世界首位——以上的小知识我是听讲解员讲的。国字号的“中国煤炭博物馆”同时也是国家级工业旅游景区,因为专业性太强,进馆参观必须有专业讲解员,一般十人以内分配一位。我们和一个七八岁的小朋友同他十五六岁的表姐及他们的一位家长搭伙结伴。
(当一次矿工,体验实地采煤 作者:大道无极)
博物馆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位于地面三层的基本陈列,讲煤炭的分类、分布、形成和人类与煤炭的关系及历史,还有一个4D电影厅;第二部分在地下,是亚洲最大的模拟矿井,这也是最吸引人的部分,游人头戴矿灯在迷宫般的巷道里穿梭,亲身体验古代、近代和现当代三种井下采煤的实景模拟;第三部分其实与煤炭没啥关系,是一个山西古代壁画馆,我在那里看到了永乐宫壁画、佛光寺壁画、娄睿墓壁画等,有不少我曾见过真迹。
循序渐进,博物馆第一部分的第一厅以图片灯光和实物展示煤炭的分类和分布,对于儿童来说略显单调,我微微担心小朋友会不耐烦,吵闹影响我们的参观,不料他非常安静,居然听得很认真,偶尔会提一些天真有趣的问题。近日读报看到这么一段:“孩子们在博物馆所获得的东西可能是家长在平时生活中感受不是那么明显的,是一些细微的变化。首先是会听会看,第二是学会安静,然后是自控与秩序。”正值暑假期间,馆内有不少中小学生,有些还记着笔记。成人们似乎是一些旅行团,也是兴趣盎然。
(惊叹于煤精雕刻成的工艺品 作者:斩风)
说来惭愧,煤炭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对它的了解,除了少年时帮家里买蜂窝煤的苦差事,就是在新闻里时常看到何处发现煤田的喜报,以及何处煤窑发生事故的悲剧。我对煤炭的科普知识仅限于这种化石燃料生成于亿万年前的植物,开采煤矿伴随着水淹塌方、瓦斯爆炸等危险,其他的就付之阙如。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知道煤炭分类达十四种之多,也是第一次弄清作为废料的煤矸石和可以用来制作艺术品的煤精石是两种东西。全世界只有四个国家有煤精资源,在中国,只有抚顺的煤矿才有珍贵的煤精,另一种与煤伴生的珍宝则是琥珀。
在第二个展厅里,我最喜欢的是与煤炭同时代的动植物化石,那些石化了的树叶和小鱼,如同时间的雕刻,小小的一方,凝固了一亿年前的生机勃勃,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时间更浩瀚的东西!而煤炭,正是这种浩瀚的产物。在第三个展厅,小朋友兴奋起来,因为恐龙出现了。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白垩纪,这些遥远得突破我们想象的地质年代,魔幻一般的展厅力图重现当时的场景,祼子植物和蕨类植物的森林,永川龙和窃蛋龙出没其间,背景音效是低沉的吼声,这是人类对恐龙声音的想象。这些森林,就是煤炭的往世。展览馆地面部分的小高潮来自4D影院,短短8分钟的影片,亿万年前的静谧浓郁的森林,突然天崩地裂,影院的座椅随之动荡,狂风暴雨刮下银幕,溅湿观众的脸。慧星来袭,一场生物大灭绝,森林倒下腐烂累积,被埋入地下,经过高温挤压,亿万年过去了,形成的黑色可燃沉积岩,这就是煤炭的形成过程。
(观看煤炭的微观世界 作者:斩风)
从影院出来,则进入了人类文明时期,从古代采煤的人力挖掘,竹筒通风,到现代化的综采工作面。一个个模型,一件件文物,令我大开眼界。再一次惭愧,我之前以为煤炭是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之后的产业,而实际上中国在上古时期就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是最早使用煤的人类文明,《山海经》里即有记载可燃烧的石头,到了明代,正式使用“煤”这一词,曾经写过《石灰吟》的明代诗人于谦,亦有一篇《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但仍然是蒸汽机的发明,才使煤炭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我国现有的电能70%来自于燃烧煤炭的火力发电,而煤炭的衍生产品,包括从塑料到到染料,各种化工产品,陈列架上琳琅满目。
结束地面部分的参观,则进入博物馆最华彩的第二部分——煤海探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矿井是个神秘、艰苦而危险的地方。人们听过太多小煤窑的悲惨事故,在过去国内外许多文学作品里,井下生活被描绘成近似地狱。并不是人人都有机会下到矿井,博物馆地下亚洲最大的模拟矿井,按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部分展示井下作业的工具和方式。据我们的讲解员说,这里面的所有采矿机械,都是真实的。
(现代的采掘现场使用机械化采煤 作者:斩风)
所有游人都戴上矿工帽,新奇有趣,纷纷拍照留念,完全没有“下地狱”的感觉。乘坐竖井罐笼下到位于博物馆地下的模拟矿井,巷道狭窄逼仄,讲解员告诉我们,这里是模仿宋代的开采现场,当时的巷道没有撑柱,照明昏暗,没有排风,用镢头柳筐人力挖煤运煤。一组雕像显示一位面容愁苦的古代矿工,头上系着一个小油壶似的灯,佝偻着腰,背着一筐煤。
我们坐上一辆小矿车,据说是某个矿务局赠送的退休列车,哐啷啷向井下巷道深处驰去,穿越时空,即到了近代采矿工作面,巷道有了木支架如林,空阔了很多,有排气风扇,采矿用“炮掘”,即用煤电钻在煤层上打眼,装炸药,引爆后炸落的煤块运出。煤电钻尚能开启,游人可以亲自体验。
巷道如迷宫,如无讲解员演说,就会错过岩壁上的煤层、无炭柱、断层、渗水、褶皱等种种地质现象。穿过这些巷道,则到了现代采掘现场,无数千斤顶撑住巷顶,一组巨大的现代机械组合,如同一条钢铁巨虫,开动机关,嗡嗡地啃咬着煤层。
有人说,煤炭是古代森林储蓄太阳的能量,经过亿万年后,留给人类使用的乌金。但我们不得不注意到的是煤炭的使用是柄双刃剑。煤炭作为化石燃料,不可能再生,总有一天,地球上的煤矿会开采殆尽——这是对未来的担忧;而当下最严酷的问题是煤炭的滥采滥用造成地质破坏和大气污染。
也许新能源开发或者洁净煤技术的发展能缓解这些负面能量——走出中国煤炭博物馆,这一天太原的天空晴朗如洗。
某矿务局赠的小火车,可驶向各个工作面 作者:空游无依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194339
1镜头下的东莞视界:夜生活其实很平淡 -
126677
2游走索契同志夜店 纸醉金迷背后尽是心 -
96572
3迪拜现罕见云海 唯美似天空之城 -
66773
4跟拍酒店试睡师一天 揭秘“史上最爽职 -
61324
5图说内蒙:马上情人节 草原也风流 -
59942
6南京大屠杀档案原件首次公开 将申报世 -
42796
7万达文旅城2月底奠基 王健林放言“超 -
42390
8旅游地产狂热 云南将取代海南成富豪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