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土壤缺失 本土酒店品牌“长不大”

2012年02月23日 11:18
来源:迈点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近年来,国际酒店巨头在华的圈地运动是一浪高过一浪。他们的高调扩张,似乎淹没了本土品牌的势头,但是本土品牌并没有偃旗息鼓,一股正在崛起的“本土势力”也不可小觑。尽管如此,让人遗憾的是本土酒店品牌却在世界酒店品牌之林中集体缺席,中国至今没能诞生一家世界性的酒店品牌。

我们不禁要问,本土企业何时才能培育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本土酒店品牌?中国有培养“国际品牌”成长的土壤吗?要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或许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思考:

其一,舆论环境。

目前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参与国内酒店管理的最普遍模式是纯粹管理,收取管理费,不涉及酒店投资,完全没有经营风险(而在欧美,酒店管理集团往往需要租赁酒店经营,存在较大经营风险)。只要酒店在经营,国际酒店管理集团所收取的四费,一般都达到甚至超过了酒店营业收入的10%。正是由于无风险高收益,才使得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在中国疯狂扩张,而疯狂扩张又反过来给其笼罩上了虚幻的成功光环,二者互为因果,走入马太效应。而国内的酒店管理业就没那么荣幸了,不仅外敌环伺,还不受国人待见,姥姥不亲舅舅不爱,只有在自己的努力下艰难前行。

其二,政策环境。

从地方政府的层面上来说。为了给自己的任期政绩考核画上一个大大的红勾,也为了给所辖城市贴上改善投资环境的标签,更为了展示自己放眼全球的国际性视野,一些地方政府对于高星级酒店专用土地出让条款中会加上了必须请国际酒店管理公司进行管理的条件,这从客观上限制了国内酒店管理公司的发展,阻碍了国内酒店管理公司的进步。这样的条件限制放在被称为“中国世纪”的21世纪,既令本国人瞠目,更令他国人窃喜。试问,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之下,中国能够诞生具有国际影响力、能够走出去的本土酒店品牌吗?

其三,品牌建设。

纵观中国高端酒店业,政府给予高重视,股东给予高投入,员工给予高期待,20多年辛苦换来的却是:国际酒店管理集团攻城掠地、凯歌高奏,中国酒店管理业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原因何在?追根究底还是品牌建设不到位,“我们品牌的发展还太弱,还存在太多问题。”

杭州广纳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戚惠明先生认为,在以的10年,本土酒店要“打倒”国际联号是不可能、不现实的,但中国民族酒店业肯定会有优秀的代表脱颖而出,与“八国联军”甚至多国联军相抗衡!

目前,开元等本土酒店品牌正在国人期待中崛起。在国际酒店集团加速抢滩中国之时,这些民族高端酒店品牌也不甘示弱,纷纷加速抢占市场,意欲在在国内酒店市场分一杯羹。对此,戚惠明先生表示,“国际联号在其品牌、管理、、营销等方面颇具优势,本土酒店在借鉴国际联号品牌酒店经验的同时,更要有勇气正视自身缺陷,根除‘劣根性’,只有这样中国酒店业才会茁壮成长,大有希望!”

尽管前进的道路充满曲折,但我们相信,只要行业咬牙坚持,总有那么一天,中国本土酒店会崛起于世界东方。(文/亚彧)

本文涉及话题:中国酒店业

欢迎发表评论:使用新浪微博账号登录 后发表评论,可同步评论到你的微博。

[责任编辑:孙爱林] 标签:本土酒店 酒店品牌 土壤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