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出境游中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 旅游别把“脸”丢了

2013年08月01日 08:40
来源:人民日报

不文明现象屡有发生

■游客素质有差距,部分旅行社疏于引导

外交部党委书记、副部长张业遂认为,海外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的负面影响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引发其他国家民众对中国人反感,影响我国的国家形象和“软实力”;二是对我在有关国家企业、侨民、留学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造成潜在负面影响;三是部分出境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和过度维权违反当地法律,给其自身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四是涉我境外游客旅游纠纷等群体性事件经微博等渠道在国内片面传播和炒作,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给驻外使领馆工作带来压力。

“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我国公民整体文明素质与世界发达国家公民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部分出境游客文化素质偏低。”张业遂表示,另外,部分旅游经营者在服务质量、行前教育方面存在较大欠缺,对游客不文明行为疏于引导和管束。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广瑞说,游客不文明现象除了和“游客素质低、文明意识差”有关,还与文化差异、生活习惯、出游频率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一些误解也源于相互文化冲突或者了解太少。”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随着越来越多了解外国文化的中国人外出旅游,国人与外国人的沟通了解会越来越多,误解会越来越少。

戴斌认为,无论如何,这些不文明行为暴露出中国游客文明素质教育方面的欠缺,国内游客的成熟度有待提升,也表明我国出境游仍处于起步阶段。

国人走出去看世界,世界也在看中国。世界看中国,一方面看中国经济发展理念和发展成就;另一方面也通过中国公民的言谈举止看国人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素质。从一定程度讲,出境旅游的公民就是中国的一张名片。

专家认为,旅游是一种将消费者的需求、认同、情感和文化串联起来的经济活动,是一国国民文明素养的集中展示。五千年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带出国的不应该只是消费力,还应该展示出国人健康文明的素质以及良好的国际形象。

提升公民出境旅游素质

■文明教育潜移默化,加强服务消除隔阂

7月31日在京举行的“提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切实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普及文明旅游知识,引导每个出境旅游公民做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表示,将完善旅游团行前教育、告知制度,制定文明出游手册和行前教育规范,强化导游领队在出境旅游过程中对游客文明行为的提示和提醒责任。同时,将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为契机,把文明旅游纳入旅游合同之中,引导旅游者文明旅游。

“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文明礼仪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拓展文明礼仪教育的方法途径、切实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加强留学生文明礼仪的教育培训等。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将推进对外劳务合作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好“出国劳务”专网,印制并免费发放《出国劳务必读》。同时,将加强对外派劳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引导境外中资企业加强文化建设。

在各有关部门多措并举提升中国公民文明素质的同时,旅游协会、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等也在共同努力。

不少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把文明旅游与现代经营管理结合起来,主动承担起面向游客的文明旅游宣传、服务和引导责任;越来越多的旅行社通过“行前说明会”对导游和游客开展出境礼仪培训。

天津市中国旅行社领队李楠说,出境游中的一些不文明行为跟游客出境的不安全感和紧张心理有关,下一步将会注重培养游客的团队意识,增强游客之间、游客和领队之间的信任感依赖感,让大家时时感受大家庭的温暖,降低不文明行为发生概率。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社会各界和游客自身的努力下,中国游客将会在带给世界一个庞大消费市场的同时,展示更加自信、有礼、文明的中国形象。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