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专家组组长彭华。
中国丹霞申遗成功。CFP供图
随着“中国丹霞”地貌成为中国的第40项世界自然遗产,一时间中国又掀起了“遗产热”。根据建设部的统计,目前中国有包括杭州西湖在内的35个项目正式备选申遗,而各地跃跃欲试提出申遗的已经排队到下个世纪。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在申遗上的花费可谓不遗余力:“中国丹霞”申遗牵头的湖南崀山所处的新宁县,为这一次申遗花了4亿多元,而其2008年的财政收入才刚刚突破2亿元。“中国丹霞”六地共为申遗花费十几亿元。
这些高达十几亿的巨资究竟花到了哪里?政府一掷千金冲动的背后又是什么原因?成为世界遗产之后伴随的门票涨价潮又如何解读?本报专访中国丹霞申遗专家组组长,中山大学教授彭华。
十几个亿申遗值不值
成为世界遗产后,旅游带动GDP的神话,一直为每个申遗的政府津津乐道。
平遥古城1997年申遗成功,旅游门票收入从1997年的125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75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从125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6.7亿元,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97年的0.96%增长到2008年的13.91%。
而云南丽江1997年申遗成功,三年后旅游综合收入就达到13.44亿元。
然而,并不是每一种成功都可以复制,最近,有媒体曝出贵州省荔波县成功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但该县因申遗而欠下2亿多元的债务。
记者:您曾经说“中国丹霞”申遗大约花了十几个亿,具体花在了哪些方面?
彭华:我没有作过详细统计,这个数据是我根据各提名地的报告数据粗略计算的,但比较接近事实。综合来看,投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笔大钱是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改线和扩建、景区“三线下地”和卫生设施等。
第二笔大钱是配套设施建设,如博物馆、游客中心、管理中心、监控中心、各种监控设施(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地质灾害、森林防火、旅游点监测)等。
第三笔大钱是景区综合治理,如拆迁景区不合理或有碍景观的建筑和各种服务设施,搬迁核心区不适宜发展或有碍发展的村庄,景区内设施和村庄的整治改造等等。
此外,还有几笔小钱,申遗过程中,景区内步行道修整、改造、新建,观景台、服务点、标识系统的新建和改建,还有基础研究、规划编制、研讨会、论证会、国际咨询、公共活动等费用。
记者:您认为这些钱花得值,能说说花得值的理由吗?
彭华:我说花得值,是从几个方面来理解的,首先,我们的提名地各自的发展基础不同,但与遗产地的要求都有一定的差距,花钱是为了申遗的需要;其次,投资项目考虑了以后的发展需要,利用申遗实现一步到位;第三,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包括遗产地内的村庄和民生问题,在申遗过程中得到解决;第四,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配套项目被同步解决。
还有,提升景区开发品位的配套项目和景区改造等。
这样,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申遗整治的一年多时间里,景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部分旅游区都做了过去几十年和今后几十年的事。
世界遗产被称为“地球的名片”,是所在国家的荣誉和自豪,花十几个亿拿到6个地的遗产品牌,在国内申遗史上花费算比较小的。国内外的遗产地发展道路表明,申遗成功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难以估量,除旅游经济发展之外,品牌提升、美誉度提升、环境改善所带来的其他项目投资,外围城市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会得到更大的收益。所以,我认为值得。
一朝登顶门票就涨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今日地方政府“申遗热”的思维,大抵也逃不出这个模式。
事实上,申遗成功就涨价,这些年来在我国已俨然成了一种惯例,诸如张家界、西递宏村、九寨沟、黄山等许多景点都是在成为世界遗产后大幅提高门票价格的。
而丹霞山的提价似乎也已经提上日程。丹霞山管委会副主任侯荣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目前丹霞山采取的是平日100元,节假日和周末120元的门票价格,韶关本地市民则享受30元年卡不限次数进入的优惠。内地世界地质公园的门票一般都在160元左右,而黄山、张家界、九寨沟等世界遗产项目的门票都已经突破了200元。”
有网友质疑,九寨沟、张家界一个景区就是世遗,现在六个景区分一个中国丹霞,是不是其门票应当是六分之一呢?
记者:现在已经有丹霞山门票可能会涨的说法,为什么一成为世界遗产就要涨门票呢?
彭华:作为一种分析,我认为把申遗与景点价格直接挂钩的说法和做法都曲解了申遗的意义。尽管一些地方申遗的动力可能来自于发展旅游对品牌的需要,但旅游发展并不依赖门票。在一般的旅游地消费构成中,门票是最小消费之一,主要的消费则是服务性消费。
申遗更是对资源保护的选择,是对遗产保护公约的承诺,是一种责任,这是政府申报遗产时必须作出的抉择。假如是出自于旅游发展的冲动,政府在决定申遗的时候,也几乎没有谁会想着我的投入要从门票中回收,而更多的是通过申遗来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改善投资环境,以便吸引更多的外围服务性的旅游项目投资和更多的非旅游项目投资,这才能真正扩大了税源。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方,甚至取消或部分取消了门票,由财政直接负担保护与管理费用,却可能带来更大的服务性消费。
记者:这背后有申遗成本补偿、遗产保护维护成本等原因吗?
彭华:门票价格是由成本和市场决定的。现实中,景点在申遗成功后一般会涨价。这一方面是我们国家的风景区管理体制所决定的。中国对风景区和遗产地的管理是“属地管理”,是以旅游养保护的投入机制;另一方面,申遗的经费大部分是地方政府和景区本身筹措的,这些投资为遗产地改善了旅游环境和条件,增加了景点和游览线路,增加了产品,增加了保护投入,适当提价是情有可原的;再一点,申遗成功后出现爆发性客流,导致景区“超载”,为了保护遗产,控制客流,使用价格杠杆,尤其是在节假日上浮门票属于管理手段。
中国为何出现“申遗”热
一向以众多的世界遗产而闻名的英国,2008年宣布,由于申遗后维护和修葺的费用远远大于其带来的旅游效益,将停止申请加入世界历史遗产名录的工作。普华永道撰写的报告显示:英国申请一个世界遗产需要花费40万英镑,平均每年用于维护的花销也在15万英镑左右。
由于维护和修葺的费用远大于带来的旅游和休闲效益,因此将停止申请加入世界历史遗产名录的工作。
记者:目前,我们国家还有35个项目在排队备战,为什么国内外会产生这种反差呢?
彭华:我只看到过一篇报道,说今后再也见不到英国有新的世界遗产了。但是,今年的遗产大会审议项目中,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美国、澳大利亚等遗产大国均有项目参加。
英国和其他欧美国家都非常重视世界遗产申报和保护。目前世界遗产名录中有近50%分布在欧洲和北美。相当于中国一个中等省份的西班牙和意大利仍然位居世界遗产大国的第一、二位。此外,欧美国家申遗的入选率一直比发展中国家要高出许多。世界遗产中心今年编制的世界遗产分布图上,欧洲密密麻麻,而亚非拉地区则零星散布。
因此,如果说发展中国家申报世界遗产为“热”的话,我认为这是“觉醒”,是自然和文化保护意识的觉醒,是国家荣誉和国家利益的觉醒。仅仅因为保护不力或“无能力”保护作为借口,认为这样不如不申遗,自己否定自己民族的觉醒,我觉得那才是可悲的和愚昧的。
丹霞未来开发几何
未来丹霞山的旅游开发主要限于外围和沿江地带
记者:“中国丹霞”下一步还有哪些打算呢?
彭华:在申报阶段,我们六个提名地有一个共同的管理规划,其中对于保护资源和培育生态环境有专门的要求。其中六地的统一协调管理将是面对的最实际的问题,我们计划六地将成立一个协调管理机构。然后就是立法与执法,遗产保护机构和人员的落实,监测的常规化,遗产地和缓冲区的保护,社区居民的管理等都将同步跟进。
丹霞山划出了比重非常大的禁止开发范围,作为永久保护的区域和研究区域;在遗产地和缓冲区禁止建设大型服务设施,而主要是扶持乡村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服务;未来丹霞山的旅游开发主要限于外围和沿江地带等。
申遗现场:
支持丹霞意见一边倒
未投票已经通过申遗
“中国丹霞”申遗成功实现了彭华教授萦绕在心头17年的梦想。“中国丹霞”作为中国特殊的地貌类型,更是凝结了中国四代地质学家的心血。
记者:世界遗产大会批准丹霞列入世界遗产是采用投票方式进行吗,中国丹霞获得多少票?
彭华:遗产审批过程中投票只是在遗产委员会成员国很难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才使用的一种表决方式。如果意见一边倒,则不需要投票,大会执行主席锤子一敲,就表决通过。
绝大多数成员国认为中国丹霞符合世界遗产第七、八条标准,中国丹霞,通过了!
当执行主席的锤子敲下去的那一刻,我激动得什么都想不起来,酸甜苦辣,眼泪止不住地流。只知道和前来祝贺的各国代表们握手、道谢。稍稍平静,我离开会场,和自己的战友们欢庆。
“只有一个国家的代表支持持反对意见的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意见,就没有必要投票了。中国丹霞,通过了!”
“花十几个亿拿到6个地的遗产品牌,在国内申遗史上花费算比较小的。”
“旅游发展并不依赖门票。在一般的旅游地消费构成中,门票是最小消费之一,主要的消费则是服务性消费。”
“如果说发展中国家申报世界遗产为‘热’的话,我认为这是‘觉醒’,是自然和文化保护意识的觉醒,是国家荣誉和国家利益的觉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孟欢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