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云南省委、省政府在美丽的西双版纳隆重召开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会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研究部署全省下一阶段旅游业发展工作,推动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近年来,云南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工作呈现出超前性、战略性、大手笔、重实效的特点。白恩培书记的重要讲话和秦光荣省长的总结讲话,不仅对云南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全国各地发展旅游业也有很强的学习借鉴意义。
下面,我谈三点意见和建议。
一、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态势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旅游业出现自2003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国际过夜游客人数8.8亿人次,下降4.2%,比上年减少0.39亿人次;国际旅游收入8520亿美元,下降5.7%,比上年减少900亿美元。今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逐步走出低谷,国际旅游业开始出现明显复苏势头。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球国际旅游者人数为4.21亿人次,同比增长了7%,其中亚太地区增速高达14%。在我国,随着中央应对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成效的显现,我国经济发展快速回升。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要措施的推动下,我国旅游业呈现全面快速恢复发展的态势。今年1-7月,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3199万人次,同比增长10.7%;旅游外汇收入258亿美元,同比增长16%;出境旅游人数3198万人次,同比增长20.7%。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1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0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6%和20.6%,国内旅游收入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国内旅游人数。星级饭店营业收入增长20%;重点监测的旅游景区综合营业收入增长超过10%;旅行社接待游客人数增长20%左右。
总体看,中国旅游业正在进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并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和特点。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各相关部门对旅游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各级党委政府普遍提升了对旅游业的工作摆位和工作力度。全国已经有27个省区市将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大力加以培育。在组织保障上,多数省区市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继海南之后,北京、重庆等地正在筹划设立旅游委员会;部分省区还将旅游业发展情况纳入到对市地州政府的考核体系。在政策措施上,目前,全国有20个省区市已经出台或正在研究制订贯彻落实《意见》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在资金支持上,多数省区市旅游发展资金增幅都超过50%。比如,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资金从2009年的2000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2亿元,江苏省旅游宣传促销经费增加到1亿多。重庆市除将每年的旅游产业结构调整资金增加到1.5亿元以外,还投资10亿元专门用于打造高星级长江游轮。北京市政府决定将旅游发展资金从目前的3亿多元提高到10亿元。
二是宏观环境不断改善,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外部条件更加有利。从经济发展看,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人均GDP达到3566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153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1.0。今年二季度,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随着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旅游消费需求正在更加充分地释放。从基础设施看,截至到2009年,全国民用机场数量为166个,定期航班通航城市达到163个,民航飞机约1600架;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5万公里,位列全球第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2319公里,排名世界第一,高铁的快速发展推动中国旅游业进入“高铁时代”。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我国基础设施条件还将大为改善,大规模的旅游消费将得到更为有力的支撑。从对外开放看,我国入境出境旅游双向发展不断加快。中国旅游业已提前兑现加入世贸组织的各项承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达到141个。外资进入中国旅游业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旅游企业也开始“走出去”发展,中国旅游业越来越融入全球化发展的大格局中。
三是旅游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中国旅游消费市场开始向多元化、多层次、多领域发展。广大城乡居民的旅游消费将快速增长,包括农民和农民工以及部分老年人的一般收入人群,将成为旅游消费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旧时王谢堂前燕”,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大众旅游时代已经到来。人们对休闲度假、康体健身、文化体验等方面的旅游需求将大幅增长。旅游产品正在从以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度假旅游并重转变,高山探险、户外野营、江河漂流等专项特种旅游产品也应运而生。一些过去的中高端旅游产品开始规模化发展,中国旅游业将逐步进入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双轮驱动”的发展阶段。
四是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日益深化,旅游业发展的领域进一步扩大。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随着其外延的不断拓展、内涵的不断丰富,旅游产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在不断加快。无论是与农林牧副渔大农业发展结合而衍生出的农业旅游、乡村旅游,还是与工业发展结合而延伸出的工业旅游、旅游大型装备制造、旅游用品制造、旅游纪念品制造,以及与服务业发展结合而派生出的文化旅游、体育旅游、旅游地产业、旅游金融业、旅游信息业等,都推动了旅游业发展空间的扩大。
五是科学技术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是工业领域的重要特征,同样,旅游业依托信息化实现产业升级正在成为旅游业发展新的特点。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方式改造和提升旅游业,正在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在这一进程中,科学技术不仅创造出大量新的旅游需求,引导新的旅游消费,还将提高旅游业经营效率,增加旅游业附加值。未来,信息技术将会更加广泛地运用到旅游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正在推行的“三网融合”,将促进不同网络之间的信息兼容,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旅游经营方式和旅游管理方式,将推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运行模式发展;同时,广电、电信企业及其他服务企业与旅游企业的融合发展,将不断创造出新的旅游业态。
六是旅游业的综合带动功能越来越突出,旅游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素质的提高,旅游业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地方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和工作抓手,来实现调整结构、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弘扬文化、保护生态、扩大开放的发展目标。由于旅游业能够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挥独特作用,旅游业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二、新时期云南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特点
云南旅游业自上世纪80年代起步以来,顺应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抓住西部大开发、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和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国际大通道”等机遇,实现了旅游业的迅速崛起和快速发展。云南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大省,在全国旅游业发展格局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概括起来讲,云南发展旅游业有几个明显优势和特点:
一是旅游资源禀赋好、多样性强、聚合度高。云南的旅游资源,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品位都很高。除了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石林三个世界遗产之外,在云南这片海拔从76.4米到6740米的地域上,几乎囊括了从海南岛到黑龙江中国所有类型的自然景观。既拥有北半球纬度最低的雪山冰川,又有茂密苍茫的热带雨林,还有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以及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在人文资源方面,云南有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25个,其中15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类型多样、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民族节日、民族服饰和村舍建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云南各种旅游资源实现了高度的聚合,几乎每一阶梯国土上,都有一个或数个特色浓郁的少数民族生活在其间。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有机融合,为云南旅游业大发展提供了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资源基础。
二是气候条件优越,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良好。云南四季如春,无霜期长,有寒温热带的立体气候。与全国许多地方因气候制约,在一年之中只有半年或者几个月适宜发展旅游业不同,云南可以全天候地发展旅游业,这是云南一个很大的优势。云南生态条件很好,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花卉王国”的美誉,是我国国家自然保护区最多的省份,西双版纳拥有地球上为数不多的热带雨林。云南森林覆盖率达到47.5%,全国排名第三,林地面积占到全省国土面积的64.7%,此外云南还有大片的天然湿地、草场。除了优越的自然环境,云南民风淳朴,各族人民善良、热情、好客,这为发展旅游业营造了很好的人文环境。
三是发展基础好,软件和硬件都有明显改善和提升。云南是旅游业发展最早起步的省份之一,1995年省委、省政府就提出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经过近30年的发展,云南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对发展旅游业形成了高度共识,全省上下普遍把旅游业放到一个更为重要的战略层面进行思考,把旅游业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来推动工作,形成了浓厚的旅游业发展氛围,这为云南旅游业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基础。同时,云南旅游业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软硬件都有很大改善。截至2009年,云南机场数量达到12个,在全国位居前列,航线达到236条,并初步形成了辐射国内大中城市的干线网络和以昆明为中心、连接省内与周边省际的支线网络,以及面向东南亚、南亚等国际和地区的航线网络。云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12公里。此外,云南旅游产品体系和旅游接待服务体系较为完整,为新时期云南旅游业进一步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当前,云南正在通过大手笔投入、高水平规划、大项目建设来推动云南旅游业的“二次创业”,西双版纳通过引入实力雄厚的战略投资者,将其自身独特的旅游资源禀赋实实在在变成有市场前景的旅游产品,为其旅游业发展注入了巨大的能量,这也给全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四是云南旅游业发展面临着特殊的机遇。其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给云南旅游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国务院41号文件把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以培育,为云南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其二,刚刚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红色旅游,着力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一批国内著名和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和一系列重大政策和举措的实施,将为云南旅游业乘势而上提供新的重要条件。其三,云南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同东南亚、南亚国家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相互往来日益频繁,同“泛珠三角”省区市的交流合作更加紧密,特别是把云南建设成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将为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国际国内平台。
总体看,云南发展旅游业具有独特的优势,良好的基础,特殊的机遇。在国内外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在省委、省政府正确决策指引和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云南旅游业发展的前景将无限美好。
在看到云南旅游业发展优势的同时,我们研究认为,云南旅游业发展还需要在以下方面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一是推动旅游资源优势进一步向旅游经济优势转化;二是推动地方性旅游企业进一步向国内知名乃至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旅游企业发展;三是推动相对单一的旅游产业结构向旅游要素完善、旅游产业结构合理的方向发展;四是推动培养一大批旅游服务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
三、对云南省发展旅游业的几点建议
目前,云南省旅游业增加值占到全省GDP的6.16%,从这一指标看,旅游业实际上已经成为云南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们研究后认为,云南有条件在发挥旅游业综合功能、突出旅游业战略性作用、将旅游业培育成现代服务业等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在推进实现旅游业两大战略目标上,力度再大一点。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两大战略目标”。我们认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就必须下大力气推动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要把旅游业建设成现代服务业,就必须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来推动旅游业发展。
从旅游业的特性分析,单靠旅游业自身的发展,不可能实现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目标。旅游业只有与一二三产业充分融合,才能实现旅游业持续快速的发展,才能建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在具体工作中,要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与配合,既通过发展旅游业为相关产业发展开辟新的市场空间,又通过相关产业发展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支撑和条件。在推动旅游业与第一产业融合发展上,建议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根据云南多数的旅游资源集中在农村、山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加强雪域高山旅游、森林旅游、江河湖泊旅游等旅游产品的开发;在现有60个旅游小镇的基础上,再发展一批有代表性的旅游村镇。同时下力气推动云南丰富的农副土特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在推动旅游业与第二产业融合发展上,建议依托云南第二产业中的烟草工业、有色金属加工业、能源电力产业、生物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部分轻工业,发展工业旅游。同时再开发更多包含民族和地域元素的旅游工业品、纪念品和户外旅游装备用品。在推动旅游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发展上,建议特别要重视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以旅游业为载体推动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通过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展现,来提升云南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利用云南大量富有特色、适合开展户外运动的资源,推动旅游业与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多开发一些运动休闲类旅游产品,将一些民族体育活动融入到旅游线路的安排中。要通过旅游业与教育产业的结合,发展修学旅游。要利用云南良好的气候条件和人居环境,加强旅游业与医疗保健及养老等社会服务业的结合,发展养生旅游、健康旅游。
把旅游业建设成现代服务业的方向已经确定。建议云南在旅游业发展基础较好和有条件的城市和景区加大信息技术的推广力度,建设一批数字化旅游城市和智慧景区。充分利用电子信息、电子金融、电子签证和电子票务等服务,为旅游消费提供便利;推动信息技术在旅游企业中的应用,为旅游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经营创造条件;加快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实现旅游业的适时管理、动态管理、精确管理。
(二)在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上,步伐再快一点。推动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中心任务,同样也是云南旅游业“二次创业”的关键所在。建议云南在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上,要把旅游业发展转变到既重数量又重效益的路子上来,推动云南旅游业的集约化发展。要进一步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在继续繁荣大众旅游市场的基础上,面向中高端游客,发挥温泉、高尔夫、民族文化、探险、科考、自驾车、边境等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各类休闲度假旅游;通过观光、度假、商务会展、特种旅游产品的组合发展,建设复合型旅游目的地,全面提升云南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符合市场需求的精品旅游景区和休闲度假旅游区,还要推动形成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为游客提供更为完整、更为丰富的旅游体验。此外,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切实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推进旅游业的节能减排,积极倡导和发展低碳旅游、生态旅游,防止和杜绝旅游经营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努力实现云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在优化旅游业发展环境上,工作再精一点。经过多年的积累,云南旅游业基础设施等“硬件”状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下一步要按照“硬件软件并举,重在软件提升”的原则,把旅游“软件”建设放到更为重要的位置。我们建议:要加强旅游法规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完善旅游投诉处理机制,为旅游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要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对旅游市场的动态监管,切实维护好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加快形成竞争、开放、规范、有序的旅游市场体系,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消费环境。要建立并完善旅游标准化体系,推行标准化管理,除了认真贯彻好现有旅游标准外,还要重点在建立健全旅游产品标准、设施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上加快步伐,为全面提升云南旅游管理服务水平提供技术支持。要始终注重建设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积极探索建立适合云南省情,并与国际接轨的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积极推进旅游教育培训的改革与发展,充分发挥云南旅游教育资源的优势,加大对旅游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大对国内外高层次旅游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四)在推进旅游业改革开放上,措施再实一点。紧紧抓住《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已经实施的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实践,加快改革开放的进程。通过改革开放化解制约旅游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通过改革开放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通过改革开放促进云南旅游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探索出一条加快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子。当前,重点要按照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的要求,继续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更加适合旅游业综合性产业特征的行政管理体制。要以旅游资源管理体制创新为重点,探索旅游资源整合利用的新途径,形成有利于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机制。要进一步推动旅游中介机构改革与发展,建立健全旅游行业自律机制,为全国旅游中介机构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多的经验。要进一步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要与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双边和多边关系,建立不同层次的旅游合作机制,搭建多种合作平台。当前尤其要注重加强同周边国家和次区域国家的合作。
云南是我国的旅游业大省,云南有条件率先建设成为我国的旅游经济强省,有条件建成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旅游局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云南旅游业的“二次创业”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云南旅游业一定能够在全省各项事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云南也一定能够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孟欢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