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到佛陀成道的印度 恒河之畔看生死轮回

2011年06月13日 11:13
来源:《华夏地理》杂志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那烂陀源自梵文“莲花(nalam)”。莲花在古印度是知识的象征,因此,那烂陀的意思就是“知识的给予者”。作为一所举世闻名的古代高等学府,那烂陀当时的规模与今日全世界的任何大学相比,都堪称雄奇壮阔,美轮美奂。

法光尊者安排了唯一一间有暖风机的房间给我们四个在家人,但断电了他也没辙。只有一张薄毯要盖住四个身子,这天晚上实在冷得难受,难受到同行号称要吃苦的编辑都黑脸了。房间全分给我们了,那法光法师他自己呢?老教授说不怕不怕,他就是笑:“我有地方,我有地方,你快去睡,好好睡。”

第二天一早,我发现他和另外两位法师原来整宿就和着僧袍睡在客厅地上,唯一剩下的毯子他给了路盲司机。他准备了带点香辣的汤面做早餐,说是中国风味,大概合我们胃口。吃面的时候,我才算看清楚了这间教授楼。日光照出一室白墙,朴素一如所料,唯有一帧相片随意摆在一排书上。那是老法师年轻时的留影,背景是个乡村广场,几十个小孩包围着他。法护尊者也凑过来看,他解释:“小孩都喜欢他,那时他一有空就下乡看孩子,每回都带一堆糖。”

到达那烂陀寺的遗址,我便完全明白三藏法师昔日的心情了。入口处像是公园,绿野广阔,走过正中长达一里的林道,迎面而来便是一堵有两层楼高的石墙。再穿过城门般的巷口,便有砖阶引人自然登行。拾级而上,西向的太阳就在此渐次展开平铺在地平线上一座座栉比鳞次的伽蓝殿宇。那烂陀,中古世界最伟大的大学;佛学、哲学、数学、天文、建筑、医术、艺术,凡你能想象的一切科目;学生不分宗派,来自整个亚洲。极盛时它容纳师生万名,藏书九百万卷,占地是今日挖掘所获的十倍。其学风崇尚自由思辨,上课以研讨为主,有点像今天藏传佛教仍然保存了的“辩经”。除了玄奘,和它有关的名人还包括了龙树、无著、世亲、护法、戒贤、陈那、月称等一众佛教大德。

要进这家学校得先过“守门人”这一关,藏传佛教徒特别尊崇的那洛巴大师便曾是它北门的守门人,他们负责考验入门学子,应付不了他们的问难便休想入学。当年入门而得其道的玄奘法师曾经形容他所看到的那烂陀:“庭亭别开,中分八院,宝台星列,琼楼岳峙,观竦烟中,殿飞霞上,生风云于户牖,交日月于轩檐。羯尼花树,加以流水逶迤,青莲菡萏,晖焕其间,庵没罗林,森疏其外。……印度伽蓝数乃千万,壮丽崇高此为其极。”

俱往矣。如今的那烂陀只余废墟,纵犹壮阔可观能发思古之幽情,但毕竟是有为法,又哪能免去成住坏空的规律呢?虽然印度建国三雄之一的安培多博士成功发起了“新佛教”运动,使百万计的贱民阶层皈依众生平等的佛法,但这到底不是主流,印度已经离那个佛教盛世很久很久了。这是一直萦绕在我心里头的问题,也可能是很多佛教徒觉得没有必要朝圣的原因:反正都成废墟了,反正那都不再是佛法兴盛之地了,我们还去那里做什么?再说就连一般不学佛的人大概都能凭着电视剧里学来的“常识”挑战你:你们佛教徒不是喜欢讲空吗?不是喜欢教人不执着吗?心中有佛,在家自己好好修行也就够了,何必花钱花时间那么执着跑去所谓的“圣地”呢?

就连说法说得特别透彻的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也在他的《朝圣》里说:“严格地讲,我们并不需要寻求外在的圣地或圣人;如同佛陀亲自所应允的:‘任何人忆念我,我就在他面前。’当我们对佛陀与他的教法生起忆念心或虔敬心的那一刹那,他就会与我们同在一处,而该处也就会成为‘神圣’之地。”

撰文:梁文道

摄影:王寅

相关阅读:神秘印度:绝美莎丽尽显天竺丽影(组图)

[责任编辑:张珺楠] 标签:印度 恒河 OK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