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索县弥漫的神玄之音

2012年01月11日 10:05
来源:《西藏人文地理》 作者:缐礼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导语:有一种奇异的乐曲,当你闭目聆听,误以为自己身在江南,如果,你熟解西藏,那么定会以为自己是在西藏的江南林芝。可当睁开双眼,恍然觉醒,这飘飘仙乐,竟是索县原始森林中的潺潺水声。而索县,却身处藏北草原那曲。

75岁的索朗老人表演钟爱一生的雪热巴

源起

藏北那曲给人们一贯的印象是绵延起伏的无垠草场,遍地牛羊,冬雪夏花,雄浑的山峦与圣湖辉映,帐篷里飘荡出的是淳淳奶香和悠扬牧歌。雄浑与苍茫就是那曲的代名词。这块神秘高地的平均海拔在4500米之上,当各种变幻莫测的极端气候来袭,人们更觉得这里不是个宜居之地,然而,在那曲东三县之一的索县,却有着不一样的藏北风情。

时间推移至公元7世纪的吐蕃王朝时期,藏族先民就已经在那曲地区东北部的索县开始从事放牧和农耕,并组成了一些小部落。元宪宗时期,蒙古部落的首领台吉本本之弟尔地觉拉带领蒙古人长途跋涉于此,来到索河流域,占领了巴青县和索县交界之处。逐渐在索县境内发展起了索巴、军巴、荣布三大部落。这些部落连横势力,共御灾害,由今巴青、丁青、聂荣、比如县境内的部族结成联盟,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三十九族。辛亥革命,清廷最后一位驻藏大臣离藏,西藏地方政府于1916年管理索县各部落,将今索县地区设立为索宗,宗政府所在地为雪巴村,旧时称为赞丹寺。1950年末,索宗宣告解放,1959年5月,索宗改为索县,同年7月成立中共索县委员会。今天的索县,从曲折的历史中走来,传习了自吐蕃以来的人文传统,凝聚了它独有的动人音符。

索县之“索”藏语意为“靠河”。又蕴含“蒙古”之意,元朝时期蒙古族人统治此地时,称这一带为“索格”,清朝时期称这里为索庆,后称索宗,藏语“宗”既“县”,故名索县。因此县辖区内最重要的河流也被命名为“索曲”。历史上的索县是内地入藏的重要中间站,处于唐蕃古道走廊沿线。索县位于藏北高原和藏东高山峡谷的结合部,北接巴青、南临边坝、西靠比如、东依丁青。平均海拔4100米,面积0.56万平方公里,怒江上游的索曲贯穿全境。

 

人与神共语

回溯历史,人们总是择水而居,生息于索县亚拉镇索曲畔,雪巴村的人们也不例外。当每天第一缕的晨光照耀在门楣,雪巴村的索朗老人就会走出家门,沿着熟悉的那条小路,转经、散步。雪巴村,是老人和他的祖辈们世代生活的地方。曾经,这里也是索宗宗政府的所在地。现今这里被称为索县亚拉镇的第一和第二居委会。

“雪”在藏语中是“下面”的意思,雪巴村也正是因为坐落在有790多年悠久的历史的赞丹寺脚下才因此得名。索朗老人说,有了赞丹寺后就有了雪巴村,也有了传说中的吉祥地。吉祥地包括索县的达隆雄(沟)、卓福迪、闷迪。达隆雄是嘉洛.顿巴坚赞(传说中格萨尔王的重臣)的属地。有了吉祥地后,就有了我们的好日子。

翻山越岭到达邦纳寺这里似乎离云天很近

索朗老人提及的赞丹寺,总面积为25975.2平方米,现今有正规编制的僧侣150人。赞丹寺雄伟高耸,层台累榭,飞阁流丹,金顶闪耀夺目,整个寺庙建筑神工意匠。寺内布局分为白宫和红宫,红宫一楼供有普度众生的四面普明大日如来,善目慈眉,二楼有金银合铸的白度姆像一尊,造像生动,线条流畅。这里还供有一千个铸造精美的银质白度姆小佛像。白宫里则供有高达6米的强巴贡布佛像。宗喀巴师徒像三尊。自生显字古度母一尊,檀古佛像帕巴鲁格肖热等。白宫二楼为莲花生宫,有制作技艺精湛、美轮美奂的金、银坛城各一座。金银坛城均由赞丹寺活佛阿旺.吉卓自筹资金而精心铸制,金坛城镀金用黄金880克,银坛城耗用白银200斤,金1000克。

赞丹,意为檀木,这也说明寺庙与檀木有着莫大的关联,而除了寺内供奉有檀香木制成的佛像外,这座寺庙的大殿支柱木材也是檀香木。赞丹寺的管委会主任旦巴格烈向我们介绍,传说曾有一只白色的大象卧在山上,人们就在这座山上修建了赞丹寺。300多年前,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时期,将该寺庙由噶举派转变为格鲁派,起名为赞丹寺甘丹培杰林。到了六世达赖喇嘛时期,赞丹寺发生了一场火灾。七世达赖喇嘛时期,寺庙重新进行了修缮。赞丹寺原属拉萨哲蚌寺的一级分寺,发展成为藏北格鲁派规模较大、有一定影响力的寺庙。其外形酷似布达拉宫,因此很多人称它为“小布达拉宫”。

赞丹寺之所以叫小布达拉宫,不光是寺庙的外观与布达拉宫相似,也是因为赞丹寺的主供佛与拉萨布达拉宫内的帕巴鲁格肖热相同,都为檀香木佛像。制作这尊檀香古佛的檀香木是从印度进口而来。赞丹寺内还有块珍贵的奇石,天然生成了观音菩萨像。 据说这块石头在被来回移动的时候曾开口说话:“不要把我移来移去,就放在这里好了”。赞丹寺于2001年被索县人民政府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王的女人

毋庸置疑,格萨尔王是藏族游牧部落心目中的大英雄,在格萨尔王传中,格萨尔在岭国的赛马会上,通过聪慧美丽的珠牡姑娘的协助,得到千里宝驹,在玛隆草原的赛马盛会上战胜叔叔晁通,而获胜称王的,格萨尔也因此娶到了珠牡姑娘为王妃。因此,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在游牧部落的帐篷中,总是有为数众多关于格萨尔王的神武传说,以此来抒发人们对格萨尔的崇拜之情。在藏北那曲的索县,也不例外。赞丹寺的红宫,传说就是格萨尔王第一王妃森江珠牡的父亲,也是格萨尔王的重臣----嘉洛.顿巴坚赞的居所,而索县央达村的石砌老宅也传说是-嘉洛.顿巴坚赞的马圈。貌若天仙的嘉洛.森江珠牡在红宫内降生的时候,相传索县出现了神奇的征兆:达嘎雪山之上狮子威舞;亚拉山顶上玉龙盘旋;扣如沟处布谷鸟鸣叫;闷迪一方细雨不断;达隆沟内哈达飘扬……在赞丹寺下,我们能看到遗存的格萨尔王的马蹄印和森江珠牡的脚印,这两处源自传说的遗迹为索县、赞丹寺、格萨尔王、王妃珠牡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增添了更加传奇的色彩。赞丹寺西南约2公里的亚拉山,被索县百姓们认作守护神山,山神名为亚色欧,格萨尔王和王妃珠牡的双身石像便伫立于此。这座山上到处挂满了五彩经幡,这些经幡承载了索县人民对一生戎马、征战四方、降妖济世的格萨尔王和聪颖善良的珠牡姑娘的崇敬之情。在这附近,索曲上王妃珠牡的石灶、打奶桶等至今仍能亲眼所见。索河畔怪石林立,珠牡的石灶的就是传说中的历史遗留。亚拉山上经幡飘扬,声声不息,索县与格萨尔王及王妃珠牡有着密切关联,因此有人也称这里为森江珠牡的故乡。

米拉热巴怀想

赞丹寺平日清幽肃穆,但一年中也总有几次喧嚣热闹的时候。每年藏历9月,赞丹寺僧人坐夏静修后举行的布桑节是索县非常隆重的节日。在此期间,雪热巴的演员们要举行为期数日的精彩的演出。西藏独特的舞蹈热巴舞的前身是藏族本地的古老宗教——苯教的巫舞或图腾舞,后来演变为卖艺为生的流浪艺人班子的表演内容。如今人们在表演热巴舞所用的道具装饰也来自噶举派祖师米拉日巴的那次杀象祭神的传说。而索县的雪热巴是热巴舞的一种。住在赞丹寺之下雪巴村75岁高龄的老人索朗,正是雪热巴的传承人,跳起雪热巴来,依然身手矫健敏捷,唱腔铿锵有声。他12岁开始从艺在雪热巴队当演员,从翩翩少年至须发苍苍,有六十多年的演艺历程。家族中祖父、父亲和他三代人从事雪热巴表演,那时他们从赞丹寺下的雪巴村前往各地表演,奔走一生,到处去卖艺、乞讨,整个家庭以此谋生计。如今的雪热巴表演者,再也不是街头乞讨的流浪艺人,他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旋转着空灵的身影,为着自己钟爱一生的事业,雄浑起舞,引吭高歌。索朗老人告诉我们,如今的雪热巴表演队里,有5、6个雪热巴的传承人,都是老热巴的后代,雪热巴以前是以卖艺的形式表演,现在可以作为文化形式去演出。他们曾经到那曲地区在羌塘恰青赛马节上演出,也参加过西藏自治区藏历年的晚会。为此,他们都感到非常的荣幸。

更多精彩内容,请阅读2012年1月期《西藏人文地理》

[责任编辑:魏佳] 标签:索县 那曲 西藏 草原 国内游 凤凰网旅游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