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在毛里求斯寻找桃花源
2010年01月22日 11:39 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导语:“把你那些浙江老板朋友们,拉一飞机到我们这里来吧,我敢保证,他们来了就不想走,你看看,我们这里的海边别墅里,住满了欧洲来的有钱人。”

毛里求斯海滩

我和老郭面对面坐在毛里求斯一家装修简单的中餐馆里,吃着味道怪怪的凤饺,他的脑子里不停地蹦出一些新奇的点子来,“或许我应该请我爸爸来这里拍一部电视剧,这样会有更多的中国人愿意来这里??”

他30来岁,身材高大,留着两撇胡子,总是一身笔挺的西装,头发短而精神,看上去十分镇定、安详,会讲流利的法语、英语和汉语,跻身上流社会,仿佛整个毛里求斯的政要、大老板,都是他的朋友。

老郭是国内某著名导演的儿子,7岁那年,随母亲移民到毛里求斯,在他来到这里的20多年间,中国沿海地带建起了世界上密度最高的大厦、机场和公路。但老郭还是乐此不疲,时刻以拥有毛里求斯国籍为荣—说这是崇洋媚外,看上去完全没道理。在中国人眼中,“洋”和“外”通常指欧洲和美国,似乎怎么也不会“洋”到这个在地理上属于非洲的国家。

看上去并不比中国中部的某一个小城市现代化许多的小岛,怎样吸引着一批一批的外来人口前来定居?如果不算曾经在这里过路的葡萄牙人(一说郑和船队是最早到达毛里求斯的人类),毛里求斯最早的居民是荷兰人。1598年荷兰人首先在这里落户,并用荷兰王子的名字“毛里求斯”为这个岛命名。随后,法国人占地为王,开始了长达近百年的殖民统治。他们很快发现这里是种植甘蔗的绝佳地点,为了在毛里求斯岛种植甘蔗,法国人从邻近的非洲大陆运来了黑人奴隶。可惜法国主子和非洲奴隶间语言不通,于是以法语的简单单词为基础,加上非洲部族语言,形成了一种通用的克里奥尔语(Creole),产生了特有的克里奥尔海岛文化。

毛里求斯的高档酒店

1654年,第一批来自广东梅县的中国客家人乘坐荷兰船只逃难来到毛里求斯。此后300年间,这里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华人前来经商、定居。每逢国内战乱,便是华人移居此地的高潮时。一直到20世纪,还有成批成批的华人来到这里定居。

目前共有3万名华裔居民定居在毛里求斯,占该国居民总数的3%。毛里求斯华人商会会长吴龙昌介绍道,当地政府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是,历届政府都要有一位华人部长,以表示对华人社群的重视。

不过,由于离开中国多年,目前在当地华人当中,只有几百人能够说流利的中文,其他人已经完全融进当地社会了。近年来,当地的华人社会迫切感到了重新学习中文的重要性,中文已经成为了毛里求斯小学的必修课,而在中学和大学,中文也成为了重要的选修课。此外,毛里求斯还开设了6所中文学校,3所使用中国大陆教材,3所使用中国台湾运过去的教材。

“中国政府每年给毛里求斯华人30个去中国留学的机会,但现在看来,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少了。”吴龙昌表示。而最近几年,这里见到更多的中国人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建筑工人和劳工。出生在毛里求斯的华人吴龙昌形容道,他从没有看到过像今天一样有这么多的中国人同时涌入这里,目前有约12000名中国工人工作在毛里求斯,辛勤建设着这里的机场、公路和别墅。

黄昏的时候,我在路易港的街道上看到了一辆辆满载中国建筑工人的大卡车—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倦,脸被非洲的太阳晒得黝黑。

但我很快就发现,没有什么是中国人无法适应的,在这个安全、美丽的岛国,中国建筑工人每个月能够收入五六千元人民币,远远高于国内,这让他们暂时忘掉疲倦,投入到夜以继日的枯燥工作中去。

在我住的酒店里,偶遇了一个10人左右的华人旅游团,他们来自附近的一个法属小岛,除了一位15年前从广东梅州嫁过来的女士,其余全在印度洋上定居多年,已经没有人再会中文。他们友善地邀请我加入了他们的旅途。我们很快驱车来到毛里求斯南部一个区域商业中心。毛里求斯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商业中心,附近小岛上的居民都会选择来这里购物。

这是一个简陋、粗糙的棚户市场,很容易让人们想起20年前的义乌,出售着从T恤、袜子、打火机到玩具等各种小商品。我很快发现这里成为中国货的海洋,大部分商品,甚至还来不及换掉中文标签,店主们熟练地用各种不同的语言讨价还价着。绝大多数货物来自广州或者义乌—这一点也不奇怪,我见过的10个毛里求斯人当中至少有5个去过广州,他们会盛赞那是座繁华、现代化的城市,那里的商店仿佛永远不会关门,那里的商品那么便宜而好用??“我一次就买了100双皮鞋和500件T恤回来,真想再多带一点。”一个毛里求斯朋友形容道。

我看到了还未来得及剪掉“合格证”三个大字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盗版书包—西方人通过输出文化来输出产品,而中国人通过输出产品来输出文化,设想一下,当我们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书包卖的遍地都是的时候,是不是非洲的孩子也会看我们的动画片了?

我花了35块钱人民币左右买了一条棉质短裤—这价钱真是和国内一样便宜,我想他们一定很惊奇为什么中国货会如此便宜。

“你住在上海真幸运。”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华人女孩用英语说道,她的眼中仿佛充满了向往,我看出她的脑子里满是高楼大厦和现代化的交通,以及富丽堂皇的百货商店—她的姐姐正在上海复旦大学努力地学习普通话,并不时带回有关上海的种种传说。我突然愣在那里,不知道怎样回答她的问题,那是一个浮华到极点的城市,瞬息万变,时尚而张扬,和小岛的宁静大相径庭,我后来在想,如果她看了《蜗居》,是否还会有同样的想法?

我躺在Grand Bay白色的沙滩上,看着赵汀阳的哲学书《观念图志》,从头看到尾,再看看蔚蓝的,一望无际的大海,想想曾经发生在这个岛上的故事,心旷神怡而顿悟丛生??

回到上海,我再也找不到老郭脸上的那种从容、淡定,周围人的脸上写满忙碌、奋斗、丛林法则。我想起在回程飞机上认识的一位毛里求斯籍华人朋友,他告诉我他每天早上开着游艇上班—从自己家的海边别墅自带的码头上出发,到路易港的市中心,只要10分钟就到了,永远不会堵。那些开着奔驰宝马的中国老板们听到这里,一定羡慕到口水都流出来。

我开始理解老郭,从某种程度上,他是对的。这里的商店,总是下午4点就关门了,商店的老板们总是说,他们不能为了几笔不多的生意,放弃了宝贵的休息时间,这个人口只有120万人的小国,确实和13亿人的中国,有着太大的不同。

但从相当大程度上来说,他又是不对的。如果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不是真实存在的,那么毛里求斯一定可以看作是真实存在的桃花源候选地—万里之遥,风景优美,与世隔绝。马克吐温说,上帝先创造了毛里求斯,然后创造了天堂,天堂是毛里求斯的复制品。

但是,桃花源真的存在吗?显然不是。事实上,源源不断的华人涌向这里,但是他们“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了吗?许多年轻华人不是又开始学中文,羡慕上海了吗?真正的桃花源,其实只是在我们心中而已,不在天涯,不在海角。当然,人心随景而变,我还是认为,相对于上海,毛里求斯的海滩更接近桃花源。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孟欢欢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
孟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