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勇敢无畏马萨达 永不陷落的骑士精神(图)

2011年09月14日 11:50
来源:时尚论坛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马萨达"在古希伯来语中意为"碉堡"。这座孤零零的山包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烈的传奇色彩,也全因"碉堡"这个词。马萨达所在的山丘西邻朱迪亚沙漠,东接死海,从沙漠上望来,这只是座高约100米的小山头,而从低于海平面400米的死海往上看,它则摇身一变成了巨人。从山脚到山顶,共有四条狭窄曲折的羊肠小道,远观如同盘绕山丘的大蛇。在以原始攻防为主的冷兵器时代,一旦在这些险峻的山道上修筑防御工事、配以重兵把守,便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入侵者在耗费大量气力攀爬之,几乎无法组织任何有效的进攻,只能面临溃败的命运。于是马萨达要塞,便当之无愧成为了"最后的避难之地"。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将近2个钟头的持续攀爬之后,我们终于成功登顶。这里是一片呈菱形的平坦土地,四周筑有两道平行土石混合而建的城墙,长约近千米,城墙上有数十个岗楼。尽管看上去曾经无比坚固,但随着岁月的冲刷,其中大段已经损毁,残留下来的部分默默地矗立着,似乎在哭诉当年那场满是血雨腥风的沉痛历史。

据资料显示:公元66年,不堪罗马殖民者残酷统治的犹太人忍无可忍,发动大起义。一群狂热分子将马萨达的罗马驻军赶走,将这里变成起义军的最后一个大本营。公元70年,罗马大军在此大肆杀戮。幸存的小部分犹太人逃至马萨达要塞坚守,开始与罗马帝国最后的对抗。于是,奉命前来镇压的罗马大军把马萨达围得水泄不通,却屡攻不下。最后,恼羞成怒的罗马总督弗拉维斯不得不命令犹太奴隶从山脚下向马萨达城堡修筑缓坡。由于犹太教义规定不许杀戮同胞,防守的义军只能无奈地目睹缓坡日渐修成。公元73年,马萨达陷落前夕,城里剩余的960名犹太人决定集体自杀。为了不违反犹太教义,他们抽签选出10名勇士先杀死所有人。随后这10人再抽签选出1人杀死其他9人,剩下最后一人自尽。第二天清晨,当罗马人冲进马萨达时,惊见满城死尸。而且发现除了粮仓之外,所有一切都被烧毁———原来这些殉难死士们的自杀并非因为缺衣少食,而完全是为了保存犹太民族的尊严和气节。

"宁为自由而死,不为奴隶而生!"这是刻在纪念碑上最醒目的遗言。

[责任编辑:王杨杨] 标签:旅游 凤凰网旅游 马萨达 骑士精神 陷落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