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元谋人遗址面积约768.15亩 保护费几乎为零

2013年09月16日 08:41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元谋人遗址面积约768.15亩 固定保护经费几乎为零

  本报记者 胡洪江摄

  本报记者 胡洪江摄

秋雨过,野草冒出来,染绿了一层一层的台地,牛、马或立或卧地吃着草,不远处,有老乡赶着一群羊经过。这里不是牧场,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谋人遗址。

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老城乡挨小村委会大那乌村民小组和上那蚌村民小组境内的元谋人遗址在1965年被发现,保护面积约768.15亩。然而48年过去了,如今固定的保护经费几乎为零,科考发掘也已停滞近30年。

目前,一项针对元谋人遗址保护的中长期规划正在编制。元谋人遗址能盼来渴望已久的春天吗?

乏力的保护

村民说:天天拿遗址当宝贝,地也荒了,又没有补偿,不如拿来种红薯

看着遗址边缘原本平坦的地貌变得沟壑纵横,接触元谋人遗址30年的楚雄州博物馆研究员张家华焦急地说,雨水冲刷、水土流失,很可能将埋在地下的文物冲走。

“很荒凉。”分管文物工作的元谋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杞志聪坦言,缺钱,让元谋人遗址的保护异常艰难。多年来,县里和上级均没有固定的保护经费投入,元谋人遗址至今没有管理用房,没有专职管理人员,没有任何围挡,谁都可以随意进出。

大那乌村民小组长刘光付被县里选为元谋人遗址义务文保员,每天至少到遗址巡视3次,却没有分文报酬。刘光付说,遗址保护的压力非常大。这里的红土比较纯净,宜于栽花、育苗,周边村民来采土的事情时有发生,尤其每年春节后,三两天就会有一起,一年最少得制止二十来起。今年5月,甚至有人开着挖机到保护区内挖土去作工程填土。许多村民赶来阻止,当时出门在外的刘光付至少接到10通反映情况的电话。

记者在现场看到,遗址总体保存完好,没有严重破坏的痕迹,但食品袋、啤酒瓶碎片等垃圾随处可见。刘光付说,他曾自掏腰包300元找人把垃圾捡了一遍,又花250元找人把雨水冲坏的土路修了修。

“元谋人遗址就是靠村民们的责任心才保护下来的。”杞志聪说,县文化部门正在为义务文保员争取每人每年800元的补助经费,现在还没有结果。

张家华认为,元谋县在遗址处设立了保护标志,每年派人到村民中宣传相关法律,划定了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及四至界限,多年来没有发生盗采情况。对于2012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仅1.62亿元的元谋来说,能做到这些已经不错了。

更棘手的是,文物保护与村民渴望开发之间的矛盾正在加剧。元谋县文物管理所负责人车德才说,遗址所在地过去是耕地,划定保护范围后就禁止深耕、盖房、取土了,村民意见很大。

由于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元谋盛产反季节蔬菜。刘光付说,元谋的耕地是“金土地”,一亩地年收入两三万元很平常,若是种葡萄,亩产值能有十来万元。如今,大那乌村民小组300多村民人均只有一亩耕地,而元谋人遗址在大那乌村民小组境内占地680多亩,相当于人均减少两亩耕地。

“有的村民说,天天拿遗址当宝贝,地也荒了,又没有补偿,不如拿来种红薯。”刘光付说,本来要求家家签订文物保护责任书,现在有10多户没签。所以有的村民把遗址当成放牧的通道,村里也不好多管。

停滞的科考

研究者说:元谋人遗址面积大,如果项目资金太少,搞下来也不见得有多少成效

县城的元谋人博物馆建筑面积超过5300平方米,布置有7个展厅,展出各类文物2000多件,其中却没有一件元谋人化石标本。

据介绍,1965年5月1日,研究人员在元谋发现两枚猿人牙齿化石,后被带回北京鉴定认为:两枚牙齿化石距今170万±10万年,属同一成年男性个体的左、右上中门齿;确定成年男性个体为猿人,并定名为直立人元谋新亚种,由此将我国人类历史在蓝田人、北京人的基础上推前了100多万年,成为我国人类历史的开篇。

“元谋人名气很大,可发现的化石却很少。”张家华告诉记者,1984年,在牙齿化石出土地点南250米处发掘出一段人类胫骨化石,研究者认为属于元谋猿人。除此之外,迄今再无元谋人化石出土。

楚雄州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副主任付丽娅说,对元谋人遗址的野外发掘一共进行过4次,分别在1973年、1984年、1995年、2000年,其中后两次仅仅是清理。这也就意味着,针对元谋人遗址的正式发掘在1984年以后已经停滞近30年。

其实,元谋盆地内其他文物点的科考发掘工作近年来一直在进行,已先后发现距今600万年的元谋古猿、1.6亿年前的驿恐龙、约20万至2万年前的旧石器文化、4000年前的新石器文化……那么,为何偏偏元谋人遗址受到冷落?

“元谋人遗址属旷野遗址,面积较大,如果项目资金太少,搞下来也不见得有多少成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良说,对于遗址发掘,国家控制得比较严,一般需要由省文物局向国家文物局提出申请,还要有领队资格的单位和专家具体牵头。楚雄州不具备这样的资质,省里近些年也有过零星申报,但很难申请到发掘经费。

张家华算了一笔账:楚雄州级财政每年预算20万元,用于全州文物的征集、考古发掘工作,而元谋人遗址的发掘,3个月搞下来就要约100万元,绝非州、县两级财政所能负担。

2010年8月,楚雄州博物馆曾向州政府递交《关于重启楚雄州人类起源研究重大项目的请示》,请求州政府给予项目启动经费20万元,此后每年拨给项目经费20万元,但始终没有回音。

艰难的希望

管理者说:一项针对元谋人遗址保护的中长期规划正在编制中

“这几年,提元谋人提得少了。”张家华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元谋人还存有疑问:两枚牙齿化石是在地表被发现的,而没有在土层里,说服不了人;没有发现头骨,脑容量等重要特征难以判定;找到了炭屑和用火的痕迹,但有没有可能是雷电引发的火灾?发现了旧石器,伴生出土的动物骨骼也有被加工的痕迹,但是不是元谋人所为?研究人员太渴望在元谋找到更多更新的证据。

“与国外对于古人类长期的连续性的研究相比,我们对元谋人的研究已经滞后了。”付丽娅也感叹,“发掘下去,可能什么都没有;不发掘,就一定什么都没有。”

2012年,云南省提出率先建设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高端知名景区,希望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推动历史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元谋古人类”位列其中。然而,云南省文化厅文物处相关负责人说,元谋人虽然历史价值高,但由于出土文物少,观赏性不强,交通也不方便,目前还没有找到愿意投资的合作单位。

但是,也有好消息:已经有北京的科研单位表示愿意与楚雄州共同对元谋人遗址进行再次发掘。张家华希望,州里能够配套一部分资金,不然“州里没有话语权。”

而一项针对元谋人遗址保护的中长期规划也正在编制中。车德才说,遗址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道路修整、看护管理用房建设、环境整治等。

村民们也在翘首期盼。刘光付告诉记者,村里已经弄好一个能蓄3万立方米水的小坝塘,等能阻止外人随意进出的生物围栏建起,草木灌溉就有保障了。

[责任编辑:曹晓娟] 标签:经费 面积 遗址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