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政治、去政治化及其当代艺术的阵营分化
随着九十年代末中国的市场成功以及一个新的消费主义社会的形成,89后的冷战意识形态和后殖民文化思潮也告一段落,顽世现实主义和政治波普在国际艺术圈实际上已经式微,而转向更具个人色彩的以观念艺术和新媒体为手段及其中国式资本主义题材的艺术群体,如汪建伟、王庆松、杨福东等人。观念艺术和新媒体艺术因为“政治性”的中国特征的淡化,尽管也频繁参与国际展览,但未能再取得如顽世和政治波普的国际反应。但观念艺术和新媒体无意中转化成一种“政治无害”的合法化项目,最终成为一个代表艺术“先进性”的学院教学课程,也成为艺术市场作为当代“前卫”标志的流行手法。
九十年代艺术的“政治性”在艺术市场和大众媒体的推波助澜下,近年或被过度阐释,或者在批评后殖民的国际艺术体系时一概否定。新生代、顽世主义和政治波普采取了一种“边缘美学”和“不服从的服从”的政治态度,它值得肯定的部分是不再将艺术作为一种直接的政治和社会权利的诉求,从而“左翼艺术”或“现实主义”化;将艺术政治转向一种政治美学的抗拒,一是在图像上寻求一种形象与主流文化的差异性,即边缘人物和边缘美学,以一种与主流保持距离的美学“差异性”表示一种“不服从”或“抗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朱其 编辑:骆阿雪
|
更多新闻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最热万象VIP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