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公共性
哈贝马斯(Juergen Habermas)认为,“公共领域”既是与私人领域相对立的,同时也是与公共权力机关直接相抗衡的;而“公共性”既是“公共领域”的价值范畴的体现,同时更重要的是它体现出自由、民主的原则和批判性。因此,可以说,“公共领域”的重要性就在于言论的公共性和自由交流。[57]事实上,哈贝马斯界定的核心观点就是“公共交往”及其中的“主体间性”的身份肯定问题,一方面通过交往消解主体,另一方面则通过交往实现主体肯定。对此,我们可以分为两个向度看,一是艺术本身,那么它的“公共性”简单地可以归结为它的社会性(或“知识化”),亦即李公明所谓的“社会学转向”;另一个是艺术家,其“公共性”则体现在艺术家的知识分子化,以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和角色参与艺术创作,参与社会观照。
对于艺术本身而言,“公共性”正是体现在作品所具有的或潜在的社会性。这一社会性则包括事件、制度等各种社会实存。同艺术家知识分子化一样,艺术一旦经过公共性的理性化后,意味着已经具有了艺术“知识化”的倾向。作为知识的艺术,越具有科学性,则意味着其越远离生活世界,因为生活世界是私人性的。所以,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证了当下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化。也就是说,知识化建构了它的公共性,但却消解了它的主体性。那么,作为艺术语言,既基于个体意志和经验,也基于知识化(或公共化)的现实。事实上,其所强调的正是消解这一对立,从而实现科学与人文、个体经验与“社会实在”(许茨)的相契相合。[58]正如黄专所说的:“一种完全无视本国真实的公共处境、社会问题和民众疾苦的当代艺术在今天的中国是没有存在的充分理由的。”[59]那么,所谓的“社会学转向”,实质上就是“社会如何保存记忆”的问题。李公明分析认为,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公共艺术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就是通过艺术的途径实现和保存社会对于自身的记忆。越是在信息爆炸、歌舞升平的时代,社会对于苦难事件的失忆就越是惊人的;而且更由于苦难事件发生的频率之高,以及传媒报道方式的扁平化,人们的心灵在苦难免前已趋向麻木。因此,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使命就在于唤醒记忆、拒斥麻木,艺术家们以“记忆”为主题的创作就是一种重要的切入角度。此外,我们还必须看到,“记忆”并非仅仅是为了把苦难铭刻在人们的心灵上,同时它还包含有对历史进步的认知与讴歌的极其积极的功能。[60]因此,艺术参与公共不仅仅是为了拷贝现实,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实现艺术对社会现实的超越,实现艺术对社会现实的引领。作为艺术基于公共层面之上的第三个功能,体现在它本身作为分层社会中的一种拣选器和路径。因为文化艺术的进程本身就汇聚了社会分层和社会分化的过程,正是通过这些过程,个体在他们有关团结、认同和社会位置的多元、重叠与竞争性基础的协商中排列出来。[61]而这正是艺术公共性最直接的体现。
对于艺术家而言,其“公共性”则体现在实现“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转向,亦即艺术家知识分子化的问题。科塞(Lewis Coser)则将知识分子称为“理念人”,在他看来,知识分子要表现出对社会核心价值的强烈关切,他们是希望提供道德标准和维护有意义的通用符号的人。[62]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分子对公共的关怀体现得更为隐深、更为长久,自然也表现得更为间接一点。那么,站在知识分子的立场上,就须把个人(“我”)的思想和集体(“我们”)的行为及行动联系在一起,把知识和政治联系在一起。这既是为了表明个人介入社会问题的责任,也是为了主张,无论是谁,若要有效地介入公共事务,都需要尽可能地尊重知识学理,借助真实思考和实行独立判断。一旦理性思考与公共关怀合为一体,那些原本似乎只属于有知识者的精英特征也就会获得普遍的公民社会意义,成为现代社会普通成员都可以具备的思想和行为特征。[63]所以,艺术家必须基于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自由地去审视现实、反思历史和倾心表达。也只有这样,才能重建艺术及艺术家自身的现实身份和公共角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鲁明军 编辑:骆阿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