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中国70、80年代后的孩子们,现在都已经长大成为全世界只有中国独有的特殊群体。独生子女的自恋、反讽、自嘲反应出他们所面对的家庭、教育、心理及社会时代特征,是中国社会非常独特的一道风景。这群孩子和全世界同龄者站在同一条起跑在线,接受网络时代来临的信息大爆炸。不同于50、60后前辈艺术家的那种生命经历,70后的年轻艺术家们更注重“生活”在艺术中的可贵性;作品中不再出现刻意的主题性描绘,或是严重脱离生活感的政治意识形态。
中国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除了诞生中国当代艺术纵横世界的第一个黄金世代,七十年代后的一群正跃跃欲试的浮出台面。中国年轻艺术家具有追求城市化、拥有国际视野及跨文化语汇的特点,他们提供了个人生活与社会共处的切片。这代孩子被漫画、洋快餐喂大,在网络虚拟中扮演一个又一个自己,藉由媒体大量强殖入侵,他们就像一朵朵开满中国的花,样子不同,个性也绝对不同,更别想在他们身上贴上任何标签。
“过于媚俗”卡漫风格作品在拍场上连获捷报
70、80后往往都是独生子,他们喜欢“宅在家”胜过在外和朋友扎堆。当他们的艺术展现在世人眼前,就曾出现“过于媚俗”、太“卡漫风格”的批评。但是伴随着“后89”在市场上的火热,70、80后也搭上这班抬价列车,他们大约从2005便开始零星出现在拍卖市场,当时画廊主要是为了增加艺术家的曝光度才往拍场丢,基本上成交价都不高。例如,高瑀的《梦见佳佳的绿色头发》在2005年5月于北京荣宝拍卖只以6.38万卖出,但这幅作品却在2009年11月北京翰海拍出68.32万!才过了四年,价位却相差了十倍。这样的表现造成市场上不敢忽视的一队新生军,但这场“卡通风暴”在艺术圈也引出许多肤浅的言论批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骆阿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