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美信:“艾未未神话”的艺术危机
2010年10月25日 11:39 今日艺术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艾未未继《童话》行为作品之后,再次策划了大手笔《向日葵种子》装置作品。但是,它引发艺术伦理危机则是越来越不能忽视,关键是这个作品过于追求轰动的新闻效果,没有多少实质意义。除了内在的空洞无聊,表现手法是笨拙不堪,耗资却那么巨大。这种大手笔的策划主义艺术是后工业时代的财团文化衍生物,它一味儿追求轰动效果,这种商业链循环模式,不亚于专制政府动用国家财力进行歌功颂德,目的在于巩固自身统治地位,真正埋单“冤大头”还是人民或纳税人。就《向日葵种子》的形式语言:一亿颗手工陶制葵花籽,跟流水线生产的工业替代品,或者真实葵花籽并无实际差别。关键是耗费这么大的财力、人工、能源,竟然是个空洞无聊的作品。

艾未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他策划这个陶器葵花籽作品给景德镇1600名下岗女工带来了就业机会。这种高尚论调背后遮蔽了很多实质问题,因为任何劳动付出获得报酬是天经地义,劳资之间的依存关系决不能说成是单方的慈善施舍。事实上,艾未未不可能在别处找到像景德镇这样廉价劳动力,那些女工所获必是“血汗工厂”的报酬,否则在英国制作这些葵花籽将要支付十倍以上的费用,大约2亿人民币以上。陶瓷葵花籽的制作工序不分地理国度,可在中国和英国的造价成本却存在天壤之别,主要表现不同在于工人的工作环境、劳动报酬、福利保障,还有能耗环保、劳资管理的费用成本。毫无疑问,艾未未在景德镇加工一亿颗葵花籽,不可能开出国际中等水平的薪水报酬,肯定与国内大部分“血汗工厂”没有太大差异,因此就没有必然美化在中国加工这些葵花籽对下岗女工的善举行为,何况艾未未从中获得名利回报更为丰厚。

一亿颗手工陶制葵花籽,只能说明这个作品具有奢侈性的制作讲究,此外便无多实际意义。艾未未对外公开说:“葵花籽不但是中国一种最流行的小吃,同时也具有某种政治象征。在文革中,毛泽东被形容为红太阳,而亿万中国人民则是围绕着太阳转动的向日葵。毛泽东被形容为红太阳。[2]”这些说法显然过于牵强,更别说这些陶瓷葵花籽象征着十几亿中国人各自不同的个性和命运,以及挤榨、压迫、绝望的生存境遇。政治也好,艺术也好,它必须有着相应的语境逻辑,否则就更不存在所谓的艺术真诚。在英国泰特美术馆展出一亿颗陶制葵花籽,承办方对观众进入陶制葵花籽内不得不叫停,因为踩踏摩擦过程释放出陶器釉料的有毒粉尘,对人体健康构成一定威胁。英国人的谨慎或矫情,那么在中国制作这些陶器葵花籽,工人健康和环境能耗便完全无所顾忌。2007年德国卡塞尔文献展,艾未未用八百多块中国明清风格木门窗,搭建了一个名为《模板》八米多高装置作品,由于倒塌而被禁止观众接近。为此,不难判断加工这些陶器葵花籽的1600名工人的实际境状。艾未未策划的大手笔作品,如同徐冰的《凤凰》和蔡国强“火药”作品,过于追求空大排场和轰动效果,好大喜功而不计后果,完全无视他人健康、生态环保、浪费代价。早在2001年艾未未主持策划的金华《建筑艺术公园》[3],它算是艾未未第一个大手笔的策划艺术,斥资几千万建成的主题公园竟然成了荒废工场,造成资金、土地、能源的巨大浪费。可见艾未未身上充满了封建英雄主义色彩,好大喜功而不计后果。

艾未未在艺术上享有盛名,不是他策划的大手笔作品,恰恰是通过他个人的正义激情、批判勇气赢得人们的尊重。如《老妈踢花》、《一个孤僻的人》和《so sorry》没有大消耗、大场面,但表现出的价值意义却不亚于那些大手笔作品;对于习惯规避权力的中国艺术家更是一种激励作用,有利于建构一个民主而平等的公民社会。为此,艾未未毫不掩饰地批评中国艺术家,说“多数中国艺术家是只想赚钱而内心恐惧的懦夫,由于只是寻求物质上的成功,作品变得空洞无聊。”[4]。可他的《向日葵种子》何尝不是一种空洞无聊的艺术作品,花费巨额资金只营造了轰动性的新闻效果,充其量是些娱乐性的轰动效果。可它的大而不当和奢侈浪费,跟好大喜功的中国政府行为没有两样,空洞无聊则事小,问题是过于劳民伤财和铺张浪费。

在艾未未前一个大手笔作品《童话》,至少验证了全球化的虚幻症结,那些免费到德国参加卡塞尔文献展的中国人--来自第三世界公民的艺术材料,享受了德国假释犯人的同等待遇,被戴上电子跟踪器参加卡塞尔文献展。《向日葵种子》则显得空洞无聊,为了追求新闻效果而不惜浪费公共资源。参与作品制作的普通工人只是无人格的生物材料,甚至成了英雄主义的施舍对象。不论《童话》还是《向日葵种子》,赞助资金来自社会的公共资源,尽管企业资助公共事业可以享受优惠税收,但它始终跟普通人利益息息相关,绝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免费馅饼。中国不缺任何形式的艺术,唯独缺少真诚的艺术家。艾未未的大手笔作品,不同程度上消解了他那些富有正义勇气、批判张力的艺术成就,因为大消耗的奢华艺术,从本质上是抹煞了普通人的生命价值。假如将泰特美术馆展出的《向日葵种子》,对照中国社会现实则是一种艺术可耻,当人都那么廉价,艺术还有何意义?或者说,这个奢华与空洞的作品,完全背离了正义的伦理精神。总之,在艾未未的身上,表现出目的与手段、主张与行为的内在冲突;他对汶川地震、杨佳事件上表现出的正义勇气,跟他策划《向日葵种子》的奢华而空洞,两者在价值上完全格格不入。因此,对艾未未的艺术作品,必须保持清醒敏锐的批判立场,切不可盲目迷信。

中国是个盛产封建英雄主义的国度。从伟大领袖毛主席开始,胚造了像张艺谋、徐冰、蔡国强这样封建式英雄主义艺术家,他们热衷大手笔的轰动效果,完全无视艺术作品可能面临的社会代价和伦理危机。适度的个人主义,前提是不能构成公共危害,除了他人的权利之外,还必须顾及生态代价与社会成本。艾未未的《向日葵种子》只是追求轰动效果,不惜大量消耗浪费而又空洞无聊。这种艺术,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度都应该受到批判,否则艺术将变得无比可耻。

注释引用:

[1]艾未未接受BBC时政旗舰节目Current Affairs 采访

http://newspeak.cc/story/0838af5ef36a225d42cf5eaa62a3551a

http://bbs.80tq.cn/thread-78628-1-1.html

[2]BBC 2010年10月12日《中国艺术家以“葵花籽”政府英国美术馆》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uk/2010/10/101012_tate_aiweiwei.shtml

[3]程美信《用来晒霉干菜的大师作品》

http://lidi.blog.**********/space.php?uid=60943&do=blog&id=239096

[4] Marion Maneker2010年8月19日《Chinese Artists: Rich and Not as Rich》

“Most Chinese artists just want to make money,” Ai said during an interview in June at his Beijing studio.

“They're filled with internal cowardice…. Theyre just looking for material success, and because of that the work becomes so empty.”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程美信 编辑:骆阿雪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