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南准(Nam June Paik)一直被看作是影像艺术的鼻祖。从激浪派的行为艺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早期对电视媒介的应用,到七十年代的影像和多媒体装置,白南准在影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艺术形态的过程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以嘲讽式的幽默和激进的艺术创作策略为特征的白南准,解构和去神秘化了电视的语言、内容和技术。他是第一个将注意力集中在影像艺术媒介自身特殊性(包含物理特性和文化特性两者),并且探索其语言应用可能性的艺术家。
美国策展人和艺术史家约翰·海恩哈特(John Hanhardt)认为美国的影像艺术由两种倾向所构成:一是对于商业电视的反对;一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晚期和六十年代早期的高级艺术(Fine Art)实践的交织作用。海恩哈特还将索尼便携式录影机于1967年的引入作为一个关键性的事件提出来,认为它将“媒介工具放到艺术家的手中”;与此同时,也认为1965年之前艺术家白南准和沃尔夫·沃斯塔尔(Wolf Vostell)对于电视机的挪用和将家用电视机作为一种图像学(iconic)的方式来应用的艺术实践,对于影像艺术的建立以及后来的影像艺术家的创作都有着很大的影响[1]。海恩哈特认为,白南准和沃斯塔尔通过拼贴技术交叠了不同的媒介技术与策略,模糊了艺术家之间业已建立的对话的分类。将家用电视从日常场所转移出来,放入到行为与装置之中,因此颠覆了电视机所代表的体制,破坏了电视机在形成观点和制造文化俗套过程中的角色。他认为,白南准与沃斯塔尔的艺术“打破了框架”,破坏了社会与文化框架的所指(reference)。
从电子音乐到电子艺术——白南准的影像艺术实验
白南准的影像作品涵盖了很多方面:装置、行为、直播、以及单频和多频影像。探索白南准在艺术中对于电视机的应用过程将很有建设性意义,而在很大程度上,白南准是受到约翰·凯奇的影响。约翰·凯奇(John Cage)1951年的作品《想象的风景 第四号》中应用了12个“活的”无线电收音机,这种声音“拼贴”直接影响了白南准。这件作品四分钟, 12个无线电收音机,由两个“演出者”来操纵,一个操纵频率,一个操纵音调和声调。凯奇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地将作曲过程从个人趣味中解放出来,1949年,约翰·凯奇写下“便携式收音机的谱曲是放弃了方法问题,而将此权力交给了偶然性”。[2]
白南准最早的个展是在1963年3月,在罗尔夫·杰哈林(Rolf Jahrling)的帕纳斯画廊,位于德国的伍伯塔尔。在展览开幕数月之前白南准就秘密地租了一间阁楼并且开始了电视机的艺术实验。之所以秘密,白南准认为他可以脱开批评界关注,也可以避免不成熟的被动展示。
白南准在纽约卡纳尔街的工作室 1965年
白南准当时与一位电子工程师一起工作,更改了很多电视接收器的电路——真正地制作出“特别处理过的”电视机,这与约翰·凯奇的特别处理过的钢琴有些相通之处。1963年的个展主题“对音乐的解说——电子电视”,明确表达了这种从电子音乐到电子媒体的转变,他将电子乐器作为雕塑以及整件作品的一部分进行展出。
“通过嘴听音乐”,白南准在《对音乐的解说——电子电视》展览上,1963
博伊斯在《对音乐的解说——电子电视》展览上,1963
在“对音乐的解说——电子电视”中白南准延续了自己1961年在展览“20个房间的交响曲”中的观念,在画廊的房间和花园里展示了很多音乐性和视觉性的东西,企图探讨电子音乐同电子艺术之间的关系。音乐性的物品包括特别处理过的钢琴、改装的录制设备,以及录音机等等,它们之间放的是改装后的电视机。放置于画廊空间地板上的电视机都使用同一个频道。尽管呈现的都是相同的电视节目,电视图像还是以不同方式被电子化地修改了——有两台不能正常显示图像,大概是因为信号传播的过程都受到干扰,另外的十台电视机分成3组放置。[3]
这次展览似乎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即电子媒体艺术时代的大门,而白南准则是这一时代的先驱者。他的主要艺术成就之一正是从乐器到媒体装置的转变。此外,他还将创作主题从电子音乐转向电子媒体,阐释和表现自由意志论、可变性、参与性及开放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李笑男 编辑:骆阿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