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古籍修复人才奇缺 可尝试商业化运作

2011年03月15日 16:34
来源:青年时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困境

杭州专职古籍修复人才不足10个

现在,古籍修复人才奇缺。

“中国古籍修复人才不足100人,而全国古籍善本有3000万册左右,需要修复的有1000万册。拿这100人来修1000万册,大概需要1000年才能修完,而(在这个过程中)没修的书还会有损毁。”近日,国家图书馆副馆长詹福瑞在微博上,表达了对古籍修复人才匮乏的焦虑。

古籍修复大多是纯手工,进度缓慢,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古典文献系的系主任葛怀东也将此形容为一项“千年工程”。

浙江也不例外

杭州图书馆古籍善本不算多,总数也就五六万册,估计有一半以上要修,“以现在的速度,我就算工作到退休,也修不完所有的书。”赵凌说。

“浙图古籍部在省内修复人才应该算是最多的,但在编的也就5人。”浙图古籍部副主任张素梅告诉记者。

而拥有古籍藏书量18万册的浙江大学图书馆,仅有的一名古籍修复师早已退休。

张素梅毛估估,“杭州市目前专职从事古籍修复的人才不足10人。这方面人才奇缺。”

前景

一个越来越热的

新兴职业

金陵科技学院古典文献系主任葛怀东十分看好古籍修复行业。“物以稀为贵,古籍会越来越少,而现在参与拍卖的古籍越来越多了。”

古籍收藏的需求增加,修复古籍的需求也相应增多,“有的古籍经过修复,在市场上的价格可能翻几番”,民间需求旺盛。

“古籍修复是一个新兴职业”,葛怀东认为,如果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的矛盾能够解决,古籍修复会迎来一个美好的时代。

溯源

想学的没法入门 入门的耐不住寂寞

板凳一坐十年冷

首先,古籍修复要坐很多年的冷板凳才能出师,很多年轻人耐不住这份寂寞。

20年前,赵凌参加上海图书馆组织的修复培训,整整半年,每天面对着练手用的古书,整整补完七八套书,才算结业。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之面对各种各样的古籍,千奇百怪的破损状况,常常让她抓耳挠腮,霉变、开裂、虫蛀、酸化,不同的破损需要不同的操作方法。宋元明清,不同朝代的配纸是什么样的,纹理上有什么不同?修复的方案又有什么不一样,都要进行通盘考虑。古籍修复还有南北师承之分。南方多雨,常出现的问题是霉变和虫蛀。北方的常见问题是干燥和风化。

每次面对新的问题,都要请教更有经验的老师傅。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演练中,她才变得成熟,“古籍修复技术光入门,就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

“这工作对眼睛损伤很大。长时间下来,往往会患上职业病。而相比图书馆其他处室,压力更大。要是修坏了,那损失可承担不起。”王洁说,“所以从事修复工作,没有从心底里的热爱是坚持不了的。”张素梅说。

而修复干得好的,又往往会转行从事书画装裱。更自由,报酬也更高。“曾经听同行讲过,他带的两个修复专业的实习生,私下里嘀咕,干这一行还不如倒卖衣服赚钱呢。”赵凌的笑显得有些苦涩。

人才培养跟不上

古籍修复技术的传承在古代基本上是师傅带徒弟。就在几年前,国内还没有任何培养这方面人才的学校。

只有由国家图书馆开设的古籍修复培训班,每三个月开一次班,“但这培训针对的主要是各图书馆系统的在职人员,并未对社会开放。”张素梅说。也就是说,社会上的年轻人想学这个技术,基本没门路。

各图书馆在编的古籍修复师,大多不年轻了。老师傅不断退休,新鲜力量得不到补充,修复人才面临着年龄断档的问题。

不过,目前国内一些院校已开设了古籍修复相关专业,像江苏南京的莫愁职业技术学校,以及金陵科技学院。前者是大专文凭,后者从2007年开始有了本科文凭。但是,本科的那批,还没毕业。

人才有了 体制问题又来了

目前具备古籍修复能力的图书馆,招聘门槛往往是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以上,职技校出来的,第一关都过不了。

“现在浙图招人,目前至少是本科以上学历,这样相对卡掉了一些有这方面专业背景的学生。”张素梅有些惋惜地说。

由于古籍修复常常涉及到纸张酸碱程度的分析,她希望今年能引进一个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可是化学系出来的研究生,愿意来图书馆的大概不多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张白] 标签:修复工具 1000年 古籍收藏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