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古籍修复人才奇缺 可尝试商业化运作

2011年03月15日 16:34
来源:青年时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出路

市场化运作不失为一项有益尝试

改革专业课程设置

2003年,国家文化部办公厅和教育部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培养古籍修复人才试点工作的通知》,江苏省教育厅委托金陵科技学院与南京图书馆合作办学,培养综合性、应用型古籍修复人才。2004年~2006年,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开办了古籍修复的大学专科专业,专业名称是“文物鉴定与修复”,招生规模每届在20~30人之间。这批学生的就业去向是南京图书馆、宁波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等单位。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在国务委员陈至立的积极推动下,加快古籍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同年,金陵科技学院开办了全国第一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的古籍修复本科专业,专业名称是古典文献(古籍修复),每一届的招生规模增加到80人左右。第一届古籍修复本科生将于今年毕业。

为了让学生毕业更好找工作,金陵科技学院花了不少心思。古典文献系主任葛怀东说,文理兼修将是古籍修复专业的发展方向。“要加物理、化学的东西,从更科学、更宏观的角度来保护古籍”,因此,现在学院的课程涉及理工科的内容,“非常实用”。

另一方面,为了贴近社会实际,适应市场需要,学院不仅请图书馆界专家来校授课,还邀请藏书家进校讲座,让学生了解古籍收藏和市场行情。学院与图书馆联合办学,把学生送到公立收藏单位实习;同时,还与社会修复力量紧密联系,介绍学生去专业的古籍修复公司和拍卖行实习,在社会上接受锻炼,保证毕业出来的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很快地融入社会,做好本职工作。

有益的尝试:商业机构介入古籍修复

去年12月,一则“浙江大学关于图书信息中心古籍修复的竞争性谈判公告”在浙江政府采购网上进行公示。公告显示,浙江大学在为图书信息中心的509册古籍的修复寻找供应商。

浙江大学采购中心的申姓教师介绍,这是大学第一次尝试通过政府招标的形式,寻找民间商业机构完成古籍修复,并对相应的修复标准、修复原则、修复材料要求和修复工艺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

半个月后,这个名为“古籍保护性开发体系建设”的项目确定由华宝斋富翰文化有限公司承接。申姓教师表示,这家企业的确定,经过了预算范围内修复水平的比对,浙江图书馆、杭州图书馆专家的评定,特别吸引他们的,是“这家民间机构请到了国家级大师潘美娣”。

509册古籍只是浙大古籍部18万册图书的冰山一角。与民间商业机构的初次合作,浙江大学十分谨慎,“第一次合作,修书数量不敢投得很大,预算也比较小”。

项目承接企业华宝斋的古籍部主任赵丙龙,已经在古籍修复行业工作了20多年。而潘美娣从上海图书馆退休以后,常来华宝斋指导古籍修复技艺。

华宝斋涉足这个行业比较早,2004年开始做古籍修复,与大连图书馆等很多单位合作过。目前是国内唯一一家集造纸、制版、印刷、装订至出版、发行一条龙生产影印线装古籍的企业。目前,华宝斋的古籍部有十来号人,其中经验比较丰富的修复师有的北上参与大连图书馆的古籍修复。

与事业单位不同,华宝斋古籍部招聘人才的学历门槛比较灵活,一般规定大专以上。赵丙龙希望来的年轻人真心喜欢这个行业。年轻人入职后,华宝斋也要进行持续的培训。

华宝斋承接的古籍修复项目,多数来自图书馆、高校,很多是“回头客”。赵丙龙说,客户的信息很少来自市场,更多通过与文化单位的合作得来。赵丙龙介绍,很多文化单位有修复的意向,但也常受制于经费,没钱继续做古籍修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张白] 标签:修复工具 1000年 古籍收藏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