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照亮现实——京城当代女艺术家作品联展
2009年12月03日 09:25 新浪 】 【打印共有评论0

女性如何表现梦想

18位参展艺术家从四面八方漂来北京,甚至有来自遥远的澳大利亚,且大多是自由艺术家。出生时间跨越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创作面貌、美学品格、精神指向皆不相同,使用的材料媒介也各有分别。她们利用特有的女性身份提供另一种观察世界的角度,用细腻的艺术语言表达出个体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浓缩体现了期间社会变迁、艺术发展的一个侧面,其中也不乏对现实的审视和批判。从传统的诗意多情、唯美婉约向现代的神秘另类、新锐果敢转型,纵然观念多元、手法多样,但在她们之间总会找到一丝一缕的相通之处。这些蛛丝马迹被敏锐的策展人发觉,以此形成将她们集结在一起的理由:因为这些艺术家的内心,是满溢的,能够给予的,并不重在表达苦难。

画家金子挑选了5幅最能代表近期风格的作品参展,其中她最满意的是《莫可名状的夜》,画面的主角是个失眠的女孩,“在今天我们看似成熟的身体里,相信也一定住着一个脆弱任性、焦躁不安、愤怒悲伤,却仍然天真甜美的孩子,她用她虚弱的力量,徒劳对抗这个强大的外部世界”,作品重在表现个体在生存环境中的焦虑、迷惑,复杂多变的工业社会对人心理的挤压和漠视,金子如是说。一直喜欢画卡通人物的她最近的作品风格和以前有些变化,更注重绘画性和随意性,但追求的精神本质依然没变。她让卡通人物与现代建筑在画中结合,因童年记忆与生活轨迹所形成的“童话人格”让人不能不抱着许多梦想,而现实是:在鼓噪、商业化的社会里,人不是孤立的、万能的,人的生活、情绪都脱离不了这个社会。这是金子作品中一直存在的矛盾。在她的作品里:梦想与现实,她可以很冷静地分清两者的状况,既不痴迷也不痛苦。在现实生活中,作为女性艺术家,在面对艺术道路的艰辛时,她的态度—对于热爱的事情,不做的话人会变得空虚,像躯壳,所以再难也会做下去,至于做到什么程度并不要有太多的关心。她说,“生命的过程有绘画,就是幸福的”。艺术家的身体力行,实际上已经勾勒了梦想是在她们身上实现的轨迹。

无关乎性别,只有艺术能力

策展人李新辉坦言,能参与这次展览工作已是2009年视觉经验的一大收获。他也在学习。对于初次策划的女性艺术展,觉得稀有也感到好奇,因为当代女性艺术家是一道广阔的风景线。

当我们将视线放开到整个中国女性艺术的道路上,不乏有启蒙、开拓和转折。就如1989年2月5日,在“中国现代艺术展”上,肖鲁用电话亭创作了装置作品《对话》,并连开两枪。这被批评家栗宪庭认为是“新潮美术的谢幕礼”。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中,一个女性这样出场了,并被众多口水与传播的力量塑造成一个艺术样板。可是她自己却辩驳说“我不是一个艺术家,我是一个走不出情感的人。”情感始终是女性一以贯之的诉求欲望。也因此,人们往往将“性别差异”看成是构建女性艺术的“基石”。她们有区别于男性的感知、经验与思维方式,具体呈现在作品里,就是出现更多的青春题材、童话人格、情感世界、个人体验等,普遍被人们认为是狭隘、个人、感性。然而,随着女性艺术家的关注度、影响力日益提高,时代的变化和市场的成熟,她们的思维规模愈加宽广,在主题表达方式和社会传播手段方面也越来越自由、多元,对于女性艺术的提法要并非孤立、静止地去看,更多的艺术家不愿去刻意追求“女性符号”。就如在“梦想照亮现实”展中,诸多作品中所表达的既不是有意反抗男性社会,也不是一味强调女性体验,都是自然、感性而原创。在她们看来,这个世界只接受和认同好的艺术能力,而无关乎性别。

女性艺术的发展历史很短暂,业界也依然是以男性艺术家为主导,在拍卖场上更未形成独立的价格支撑,何况她们自己还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也因此,女性要想在艺术道路上坚持下来并有所成就,很艰难,加上现在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环境并不理想,愈加困难重重。在画家金子眼中,这似乎是“危”也是“机”。她认为,市场环境和艺术创作没有必然联系,环境安静了,未见得不是好事—没有那么多展览,就可以更精心于创作,心也不像以前那么浮躁。

在充满惶惑不安、变幻莫测的艺术道路上,总还是有人在执着地寻找光明涌入的出口。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凌 洁 编辑:阳杰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
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