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依然是新锐辈出的舞台,不过新锐在伦敦不再意味着初出茅庐、毫无商业经验的毕业生了。在姿态鲜明、鼓励创意的同时,伦敦时装周正变得越来越“实穿”。“80后”设计师们显然学会了在创意和创收之间取得平衡。
伦敦时装周闭幕精彩秀 大胆出位的模特
Debbie Harry曾说她的唱片之所以被归类为流行音乐,而不像Elvis Costello那样被冠以另类音乐的称号,是因为她长得漂亮而他不漂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伦敦时装周也面临着类似的定位难题。既然人们习惯将漂亮和缺乏创意画上等号,设计师在进行职业规划时唯有非此即彼,要么牺牲实穿性,坚持放弃实验性,叫好或叫座,没有两全。不过,这一情况正在近几年发生好转。比起Alexander McQueen和Hussein Chalayan那一代,以Christopher Kane为代表的出生于1980年代的年轻设计师们似乎已经学会了处理创作和生意的平衡。本季,一种与他们年龄所不符的成熟和油滑浮出水面,不仅裙摆安全降落,连轮廓也变得易于穿着起来,只有在大胆的用色和印花上,我们才又见到伦敦往日的锋芒与幽默。
安全行驶的叛逆路 Christopher Kane、Giles Deacon、Meadham Kirchhoff、Marios Schwab
对不同的时装周,人们总有不同的期望:在纽约期待被取悦(希望Phillip Lim会出一件自己向往已久的大衣);在巴黎期待被激励(Alber Elbaz不是一直说“时装能给人梦想”?);而在伦敦,我们期待被激怒。过去,激怒观众是Vivienne Westwood和Alexander McQueen擅长的本领,前者在服装上印有反政府的言论,后者举办主题为精神病人和邪教巫术的时装秀,伦敦时尚从此声名狼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骆阿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