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体验拉观众走进艺术的门
2010年11月10日 13:22 今日艺术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美术馆一改看展览、听讲座、看资料片的公共艺术教育“老三样”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工作坊:东一刀西一刀,体验者正在感受版画制作工艺。

今日美术馆:孩子们将活螃蟹当模特,画出各自眼中的螃蟹。

看展览、听讲座、看资料片,是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的老三样,但2010年的初冬,开放式地观众亲身体验艺术成了部分美术馆公共教育的主角,从看、听到做,体验艺术真正实现了从静到动的飞跃。

现场1

孩子从残缺钢琴开始体验

近日,今日美术馆里来了一群可爱的孩子,“材料魔术”文献展让这些2至6岁的孩子看得入了迷。

一架老式钢琴琴键残缺不全,但音乐家的乐谱依在,地上则到处是丢弃的黑白琴键和木屑。“老师,这个钢琴怎么坏了呀?”一个小女孩惊讶极了。今日美术馆启想亲子坊特约主持人、东城区少年宫教师罗珍笑了:“钢琴上的琴键表达不同的音,艺术家把没用的琴键拆了下来,他想告诉观众,生活中,人们有很多事情是白做的。”

孩子们不断发现着展览的惊奇之处。“咦,这么多水果。”罗珍老师面露神秘表情:“走近了再看看。”孩子们走近细看,这才恍然大悟:“啊,是纸做的。”原来这些杨桃、苹果、香蕉、柠檬是由艺术家设计纸样,再由观众折叠而成。

孩子们带着满腹的好奇离开了展馆,来到儿童工作坊,罗珍老师大声问孩子们:“水果都有什么味?”孩子们七嘴八舌说开了,甜的、酸的、涩的……罗老师又问了:“水果都有什么颜色?”小家伙们谁都不肯落后,红的、黄的、绿的、紫的……老师紧接着给孩子们抛出了问题:“把嚼水果的感觉用颜色来表达。”她还叮嘱家长,千万不要告诉孩子们怎么画,因为每个孩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艺术是用色彩来表达情感和感受”。

当大家把一个上午的观展杰作通过自创画形式呈现给老师、家长时,所有大人都兴奋地按下了快门。

现场2

观众拿起刻刀自己创作版画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工作坊近日也来了一群年龄各异的老少学生,最大的75岁,最小的才18岁。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6个版画工作坊,不仅亲眼看到了丝网版画、石版画、铜版画、木版画的制作,还亲手制作了木刻。这次活动是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美国当代版画展公共教育项目,所有参与者都是通过网上报名免费参加的。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师武宏第一次给不同年龄层的学生讲课。“给他们讲课和给学生讲课不一样,我需要用最简单的语言讲明道理。”武宏说,公众往往对油画、国画了解得多,对版画了解得并不多,许多人第一印象认为版画就是印刷品,“我为能澄清他们的印象而高兴,艺术有很多功能性,也许一次艺术活动就能改变一个人。”

参观完工作坊之后,最后是版画木刻体验环节,每个人都不会放弃亲手一试的机会,结果三角刀、圆刀、平刀、斜刀在大家的手里使起来原来如此艰难。清华大学外语学院学生杨虹仪连连感叹:“制作过程很神奇。”她原本是想用刻刀来表现云的画面,结果七拐八拐,弄成了一个很奇怪的图形,小杨把这个奇怪的图形叫做“DNA双螺旋结构”。而所有在场的参与者在木板上纷纷留下了小草、小树、人脸等造型。老师告诉大家:“人手工的东西多少会有些缺憾,但它带有体温、感觉在里面,因此也最珍贵。”

这次亲身体验版画让所有人难忘。版画收藏爱好者王锋已经收藏有彦涵、古元、王琦、谭权书等版画大家的作品200多幅,但是过去对版画的了解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中央美院之行,让我亲身感受了版画制作的过程,也纠正了过去理解上的偏差。”亲自参与下来,王锋才知道,版画印制根本不是版画家做完板子后,由版画家再印制,其过程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而版画体验,更让王锋坚定了自己的收藏方向,“我最早是收藏国画、书法的,但我觉得书法更多是诗词歌赋,国画更多表现文人的闲情雅趣,版画则把人的生活反映到作品中,它能表现社会历史的变迁。”

观点

仅有“亲身体验”远远不够

这是发生在798艺术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一幕,一位家长带着孩子看展览,小孩子很调皮,骑在一件雕塑作品“恐龙”上不肯下来,谁也没想到,恐龙尾巴掉了。爸爸试着安了几次,没有成功,于是带着孩子悄悄走掉了。这一幕是事后从监控录像上看到的,大家为这位父亲难过,也许正是他的“畏罪潜逃”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目前,亲身体验开始步入公共艺术教育行列,这的确令人欣喜,因为公共艺术教育已经启动开放式、趣味性、亲民性的新路。但另一方面,博物馆、美术馆公共教育绝不仅仅是形式新颖、充满创意就足够了,亲近艺术、价值观塑造、道德培养……博物馆、美术馆艺术教育承载的功能比想象中的要厚重得多。

但是,遍观国内各大美术馆、博物馆的官方网站,公共教育如同未开垦的处女地,尚缺乏长期规划,有些美术馆、博物馆能有短期、零散教育计划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国内的大多数美术馆、博物馆有长期展览规划,少有哪怕是短期的教育计划,反映了经营上的一个误区,那就是他们往往将展示、收藏功能看得更重,长期忽略了基础艺术教育的功能,而教育恰恰是这些公共艺术空间发挥文化平台作用的首要方面。RJ082

链接

美国博物馆被视为“儿童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和最值得信赖的器物信息资源之一”。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古根海姆博物馆,馆方专门为不同年龄段的孩童提供了与之相应的美术教育课程,甚至学校当中的部分课程也可直接在博物馆中进行。此外,美国的博物馆和美术馆还积极与学校、社区合作,构建一些美术教育课程,提供相应的体验场所和学习空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路艳霞 编辑:骆阿雪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